一次教練經歷

      參加珍珠老師的成長蛻變營有一個福利,就是在訓練期間你可以約談四次教練,每一次和高人聊天總會收穫不一樣的自己,所以我總是要抓住這些機會,上個星期本來約了珍珠老師,結果家裏來了客人錯過了,週六時迎春教練組織教練活動,感覺她非常的親和,在羣裏也經常 迴應同學們,所以就大膽的約了教練,週四晚八點半至九點半。

       其實我也不知道要問什麼問題,只是感覺心裏很亂,想有個人幫忙理理,又不知道找誰,找到誰也不知道要他先幹什麼,很想理個頭緒,但還是亂麻一堆,還是到時走着瞧吧。

        一開始我就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不知道問什麼?然後迎春老師就問我,是想教練,還是諮詢?

         是呀,我是連教練和諮詢有什麼區別都不知道。

         然後,迎春老師就告訴我:諮詢一般是比較專業的,針對你的問題,利用他的專業會告訴你該怎麼辦,給你指明方向,幫你解決問題。而教練一般是傾聽你的聲音,陪伴你去發掘自己的想法。

        我有什麼問題呢?對了,我訴說下我教育孩子的困惑:以前鼓勵孩子寫日記,後來孩子直接迷上寫網絡小說,到底是釋放孩子天性支持她——還是引導孩子認真學習完成學業?

      迎春教練一直在傾聽,引導我多說,多去表達內在的自己。

       完全放開會怎麼樣?

       阻止又會怎麼樣?

       要是不走兩端,把握好了那個度,那我的焦慮是不是就沒有了?或減少了百分之幾?

      也許會減少50%吧!

       那剩下的50%是什麼呢?

       不是,還是會把它變成100%,因爲還會有其它的事再出來。

      聽了我的有一句沒一句的訴說,迎春教練把她聽到的感覺給我描述:你對孩子的期待是一個很大很大的結果 ,而孩子給你的卻是一個很小的結果。(是的,而且我對那個結果根本看不上眼,可孩子自己卻對自己的那個結果很滿意,可那個結果放到現實中是不堪一擊的,這當然是我的認爲),然後在解決問題的路上搬開了一塊大石頭,又放上一塊石頭,搬開又放上,因爲你每解決完一個問題後,都會有一個但是。

     太對了!

      到最後讓我自己覺察教育的原則是尊重,然後與焦慮和解。焦慮就焦慮吧,順其自然接納它,即使釋放孩子天性和引導孩子矛盾、在打架,也接納它。焦慮本身也是我們生存的一種技能。與焦慮和解,身體就會放鬆,不緊繃。

       迎春教練:謝謝你信任。我的經驗對於那個孩子高考焦慮,接納是有幫助的,就是不要把焦慮完全壓到孩子身上,焦慮孩子也有的,越相信,越看到孩子的做到,鼓勵,創造輕鬆環境,越有幫助。

      是我,應該謝謝老師,你很親和,聽我嘰裏呱啦說了這麼多,讓我自我覺察教育孩子的原則是尊重,與焦慮和解並接納焦慮。讓思想和身體更加的放鬆。以前總是對釋放孩子天性和如何引導孩子互相矛盾,互相撕扯,會有很多內耗,總想尋找一貼什麼靈丹妙藥,一貼就好。現在覺察,這不可能只有接納它。

同時,也讓我發覺,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們也可以多采用這種讓對方自己去覺察得出最後答案的方法。

      再一次感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