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影響圈

金句:引導我們誤入歧途的不是無知,而是自以爲明白的謬誤。——馬克吐溫

         昨天訓練營的打卡內容是關注圈和影響圈,定義書上有,但我還不是很明白每天我們所接觸的這些大大小小的事,到底哪些是關注圈的事,哪些是影響圈的事,我到底該如何做我的事。一大早,珍珠老師就解答我昨天晚上打卡上的疑惑:分不清關注圈還是影響圈?

 什麼是影響圈和關注圈?

簡單的說,關注圈指的是所有你知道的事情,影響圈是你可以直接影響結果的事情。

關注圈:是自己格外關注的問題,以區別於自己沒有興趣或不理會的事物。

影響圈:關注圈內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則超出個人能力範疇,可以被掌控的就會圈成一個較小的影響圈。

上面是書裏的說明,有不瞭解關注圈和影響圈含義的小夥伴可以看一下。

我說:"就是現實當中不能區分哪些事情是關注的圈的,哪一些事情是影響圈的,比如我們說的健康問題,小孩子的教育問題"

珍珠:    可否用自己的話把"關注圈“和”影響圈”兩個概念重述一遍,然後對照概念分析“健康問題”或者“孩子教育問題”呢?    從“不能區分”到“能區分”,我們可以做點什麼呢?

我:“我理解的關注圈是我關心的事情,我理解的影響圈是別人受我的影響也想去做或就去做的事情。

珍珠:  我覺得“影響圈”的核心不是別人想做或者實際做,而是你能做的事情。

桃芷妖窈:

@珍珠 我感覺“影響圈”核心還有我自己能做,我自己也願意去做的事情。這個還是從我這裏看,是我的部分,不是別人的部分。

珍珠:  我這樣看:影響指的是你行動的結果發生了影響,前提是“你如何行動”,結果是“有影響”,具體有什麼影響,別人會有什麼反應屬於關注圈。@AAA創嘉王一言知秋 

黃佳慧:  是的,我認爲我們需要把擴大影響圈的話就要更多專注於自己能做並且與自己相關的

珍珠:  其實,這裏作者默認的前提假設是“只要我們行動,就會對環境有影響”,但是實際上,影響是不可控的,影響有大有小,有時當時看得見,有時要過很長時間纔看得見,就像種子種下去在破土發芽之前,看起來對周圍環境沒有任何影響。但是,播種這個行動,我們還是叫它“影響圈的事”@AAA創嘉王一言知秋 

桃芷妖窈:   @珍珠 @佳慧-教練 我感覺注意力在哪裏很重要。我努力了,或者我努力的結果還沒有顯示出來,那麼別人未必尊重或者看到,所以以“別人的角度”來評判,這個有點不利於自己長線發展吧。我記得有個課上老師給我們說人生有三件事,️老天的事。你管不了,也不要去管。️別人的事,要有界限的意識️自己的事。把注意力放在哪裏。可能會更清晰點。我挺認同這個觀點的。所以我遇事會藉助這個觀點來行動。

我:@珍珠 @李菲 @佳慧-教練 以前我認爲的影響圈把重點放在對別人的影響上,而忽視了自己的行動,現在知道重點是在行動,對別人的影響是不可控的。一個小小的轉念解出了心中的疑惑

珍珠:

種子發芽長大,開花了,蜜蜂可以來採蜜,但是有沒有蜜蜂來採蜜,不是小樹影響圈的事。

結果實了,人們可以喫果子充飢,可以摘果子去賣改善自己的生活。但是有沒有人來摘果子,不是小樹影響圈的事。

若干年後,樹蔭濃密,人們可以在樹下納涼、休息、聊天、甚至在樹下舉辦儀式。

但是人們是否願意來樹下納涼,願意在樹下小憩,不是這棵樹影響圈的事。

對於這棵樹來說,影響圈的事只有一件:生長。

徹底理解了影響圈!

珍珠:  總的來說,影響圈指的是“提供了影響的可能”,未必是確定了影響的結果。

謝謝你的問題。

桃芷妖窈:   藉助一個好問題,梳理我自己。[偷笑]

珍珠:   看來,對概念的理解還是很重要的。

看起來秋閒的困惑在於:我知道了影響圈和關注圈是什麼,只是不知道如何應用他們。

我:    還有我知道的和理解的和別人的不一樣,比如我剛纔提到的影響圈就是自己做了什麼,別人會不會受影響,重點是別人受影響,而其實重點應該放在我做了什麼?

     最後我們來理解下有關影響圈的擴大:樹的影響圈是生長。對於小樹來說,一開始根系較小,只能吸收有限的土壤水分,長成參天大樹後,根系發達,吸收的土壤水分更多。所謂影響圈擴大就是能做的事情更大了。至於可以產生更多光合作用,釋放出更多的氧氣,這些可以認爲是影響圈變大的結果,但不是樹的目標。

    所以,平時我們說要多做影響圈的事,以終爲始,看看自己的終是什麼,把注意力放在終上,做就是了,至於結果如何 ,不是我們可控的,我們可控的就是爲什麼做 (終),如何做(方法),做什麼(行動)一個由內而外的黃金圈非凡模式。

      越做到,越自信,行動起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