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任何人都有脾气,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较差,喜欢胡乱发泄小脾气。有时候可能并没有什么异常,也不用进行特别的控制。大人通常对这种现象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孩子的脾气来的也快,去的也快,此时如果父母对孩子加以控制反而对孩子没有好处。只要孩子的脾气不是过于火爆,对他们不产生损害,即可随孩子去。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发现发脾气对自己并没有好处,这样,孩子的脾气就会越来越小,逐渐减少发脾气的次数。

孩子逐渐长大之后,情绪会多变,独立意识逐渐增强,此时孩子的情绪波动较大,前一秒还活泼开朗,后一秒就闷闷不乐,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呢?

一尽量做到让孩子在合理范围内,有充分表达情绪的权利。当孩子可以充分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时,说明他的心理发育基本健康。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的情绪表达方法难免会出现偏颇,有时会出现对自己和别人不利的行为。比如,孩子发脾气是由于和其他孩子发生争吵,打架可能会使自己或者受伤或者对方受伤;孩子发脾气时摔砸东西都是不理智的表现。那么这个时候父母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其严厉制止,让孩子明白发泄情绪是有界限的,自己发泄情绪,伤害到他人的利益,或者损坏物品都是不对的。孩子年龄大些,父母应当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明白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讲道理解决,不能没事胡闹乱发脾气。

第二,和孩子谈心,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这些事情容易影响到孩子的情绪,特别是孩子遭受挫折的时候。常常会出现沮丧抑郁等。这时候家长就要进行干预,帮孩子分析其中的原因,找出原因后,不能过分的批评孩子,而是要鼓励孩子日后更加努力做好功课。

第三,告诫孩子不要低落,也不能骄傲,有的孩子可能在某一方面表现非常出色,并且受到了某种奖励孩子,此时表现的非常高兴,这是可以理解的,对孩子取得的成绩予以表扬,能够激发孩子积极进取的心态,但是家长不要忘记提醒孩子,骄傲自满是错误的,为人要谦虚才能取得成绩。

第四,让孩子体验情绪,洞察别人的情绪。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体验自己的情绪,感受大人的情绪,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需求,除了父母和孩子要交流自己的情绪感受外,还可以通过编故事、角色扮演与孩子讨论故事里的人物感觉。前因后果同时利用周围的人事物去引导孩子去设想别人的情绪和想法

第五,父母不要忽视自己的榜样作用,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情绪表达习惯。父母首先应该做到反省自己的表达方式,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孩子很容易模仿父母的言行。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粗暴。为一点小事就训斥孩子,孩子对事情没有解释发言的权利,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缺乏用语言表达情感的机会和能力。很可能会学着父母的样子粗暴的对待别人,对孩子健康成长构成威胁,不利于孩子未来的生活和事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