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爲頻繁購物囤積便宜貨的女人是會過日子的女人,恰恰相反。


能埋怨別人小氣的人,其實更是小氣的高手。因爲,門縫裏看人的人,可能更能看到另一個門縫後面的那隻眼睛,發現別人的小氣,源於更小的肚量和更細的心思。

任何事兒都應該多方面來看,最起碼應該從正反兩方面來看。人們一般會縱容貪圖小利的狹隘,只把貪小便宜看作某些人的小缺點;但是,天長日久,你卻豁然發現,這隱隱的不爽能釀成對經濟和情感的重重的傷害,不啻於達摩克利斯之劍,可能會隨時不期而至地劈毀人們的正常生活。

所以,不娶貧窮女(確切一些應該是不娶貧窮思想的女人),當爲過去很多良母的明智之舉。在這裏,不是對貧家女孩的詆譭和侮辱,而是對“貪小便宜”的預警和慎重。

而今而言,男人也好,女人也罷,當謹慎那些凡事兒從小處着眼的人。當然,對那些頻繁購物並囤積便宜貨的女人,尤當警惕。

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那些頻繁購物並囤積便宜貨的女人格局狹小、眼界狹隘。

貪便宜之心,人皆有之。人們總會爲自己的所有而患得患失——即交換之時,總願意少勞多得甚至一勞永逸,於是也就發展成爲不勞而獲——“小偷心理”。

此作爲看起來貌似是在短期內佔了便宜——利益最大化;但從長期來看,尤其是潛移默化成爲一種行爲準則,真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沒有誰會喜歡自己身邊有個佔便宜的朋友。也沒誰會相跟個凡事兒總願意算算計計的人!

一般來說,只顧眼前利益、總想每步最優的人眼界都極其膚淺,這種人根本就想不到甚至杜絕想到之後的事情。

她們格局狹小、眼界狹隘。所以,她們也根本不可能意識到總佔便宜、凡事兒佔便宜對於自身形象的損害,最可怕的是對一個人健康心理的腐蝕。

縱使某些時候,能佔幾塊錢的便宜,能少走幾步多餘的路,但是,她們的行爲在周遭人們眼中已經被摒棄在外。

另一點尤爲重要,喜歡貪圖小便宜的人,往往又是很容易招惹是非之人,被大衆的人擠兌,爲正常心理的人所唾棄,於是,她們也難得就交到知心朋友。

即使有極其類似的兩個人,兩個都愛佔便宜的人,往往是針尖對麥芒的敵人,哪能成爲肩並肩的摯友?!

常言道喫虧是福,其實沒幾個人喜歡一天家吃虧上當。假如你身邊有個總能讓你自己喫虧的人,那麼你不是心裏難受,就是面子上不爽,遲早會距她於千里之外的。

可以這樣想象,適齡男子迎娶個總愛貪小便宜、囤積便宜貨的女人,給他家裏帶來的並不可能是豐衣足食,恰恰卻是一地雞毛。

因爲什麼?這樣的女人很較真,這樣的女人最愛從小處着眼——不論什麼事兒。

第二:那些頻繁購物並囤積便宜貨的女人,究其一生她們都想過上富裕的生活,但充其一生,她們都逃不出低質量生活的纏繞。

您可以調查一下,那些喜歡頻繁購物、囤積便宜貨、處處事事佔便宜的女人生活質量都不會高。

因爲在日常生活當中,她們會爲了省錢,經常購置一些打折商品、過期商品、毫無價值的庫存商品。故此,她們毫不猶豫地也成爲排隊、領號、熱衷於領取紀念品、贈品的“有閒一族”。

這些貌似精打細算、會過日子的行爲,恰恰是以自己最珍貴的物質——時間爲交換對象的。

“貧窮爲敵”、“積陋習爲人生”就是她們的生動寫照。她們根本不知道什麼該買,買好的,什麼不該要,置之不理。只要有時間,只要有便宜,她們便會趨之若鶩,勝過蛆蟲之於糞土。

頻繁購物、囤積便宜貨的女人並不會考慮到東西的使用價值,她們腦子裏只有一個意識:便宜!

她們夢寐以求的“物美價廉”,不過是臨近保質期的食品、可有可無的贈品、毫無實際價值的廢品罷了。

爲便宜而買,爲可能用得着而買,這就是她們頻繁購物的理由。她們的意識裏,不是物爲我所用,而是我爲物之奴。久而久之,她們不過就是在高價買進各種華麗包裝的垃圾,充塞了自己可憐的生活空間,再被各種塑料味、木頭味、金屬味玻璃味、橡膠味所戕害。

老話說得好:便宜沒好貨。

老話說得好:貪賤喫窮。

商家早就算計得妥妥當當了。

第三:別小看那些頻繁購物並囤積便宜貨的女人,她們的一生,時時處處都處心積慮地算算計計。

頻繁購物、囤積便宜貨的女人時時刻刻都在算計。不論做任何事情,她們總是會不失時機地想方設法,尋捷徑、找竅門去攫取到便宜。

領取什麼繼而獲得哪種優惠,佔用名額能得到某些實惠,她們鑽營得遊刃有餘。對普通人而言,偶爾爲之,只當是拾取了一時的運氣。

倘若你身邊,你的生活當中有這樣的女伴,你的生活便再沒了平靜和悠然。你會變得機警——因爲身邊總有個不斷搜尋的老鼠一樣的人;你更會變得匆忙,消防隊一樣搶機會、排隊領取各種實惠。生活就日復一日地壓抑起來,搶機會、頻繁購物、想法倉儲成了你們生活的主旋律!

你終於成了價值低廉商品的奴隸,你的另一半——她也會不由自主地拿金錢來衡量所有的人際關係。

於是,親戚往來,朋友禮品,所有相關人員的婚喪嫁娶,你們就變得方式算計而錙銖必究,人際關係也會成爲睚眥必報。

多麼殘忍,冷血又現實,倘若這樣,天長日久,你絕不會意識到,你如今的生活和爲人處世原則,就是這個呆在“垃圾堆裏”、整日家頻繁購物、囤積便宜貨的女伴造成的。

這樣的女人拿她們所有的精力和生活對付了“便宜”而已,她們不懂得有形價值和無形價值,她們更日漸一日地遠離了生活的趣味和人生的意義。

她們的一生是苦楚的、卑微的和無意識的。飽含熱情鍾情了微小事物,珍貴的時間伺候了“便宜”商品。

第四:頻繁購物、大量囤積便宜貨的女人,內心是怎樣子的?精打細算的背後是深深的卑微和莫名的恐懼。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貴爲國王,賤爲貧民,一個人和一個人之間,一生的精力都差距不大。

但是,人的心有外向的,也有內向的,能夠龐大,也能微小。如果,一個人的所有精力和全部熱情都付諸於微小和瑣屑的事物,那麼就註定她可能會萬劫不復、雖生猶死!

對男人而言,可能更會控制些宏大的和外向的事物。於女人而言,剩下的就是細切的和內向的事情了。

事實證明,女人可能更適於精微見察。女人也更容易頻繁購物而囤積便宜貨。由此看來,識大體、顧大局,心胸開闊、眼光高遠的女人實在少有。

我們原先的傳統,提倡節儉,我們是從勤儉節約、艱苦奮鬥過來的。而今商品猶如蓬勃浪潮洶湧而來的今天,勤儉節約、艱苦奮鬥依然有現實的意義。

任何商品,無限制生產下去,到了足夠的數額,它們的單位成本趨近於零,零售價格也會一降再降、趨近於零。

相比較而言,我們的時間、我們生活的自由更應該成爲最最重要的無價資源。所以,對於一個現代人而言,最珍貴的是生活的自由和空間,最珍稀的就是時間和精力,而並非排山倒海而來的商品——我們早已走出了商品稀缺時代。

那些頻繁購物、慣於囤積的女人,究其實質就是深深的自卑心理、嚴重的危機心理和空前的沒有自我的心理,還有莫名的恐懼心理!

她們沒有見識,沒有胸襟,她們缺乏自我而依賴於外物;她們一葉障目不見森林,她們成了當今的井底之蛙。事實證明,她們畸形的商品購進行爲,很多源於童年時期嚴重的缺失心理,物資匱乏給她們心裏早已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所以,更多頻繁購物熱衷於囤積的女人,出自於童年時期就貧窮的家庭,尤其出自子女衆多而父母文化水平較低的家庭。

並且,她們也往往是不學習、不進步,了無愛好,生活無趣的平庸之輩,沒有理性思維的無意識者。

她們也往往是因小失大、招惹是非、吃虧上當的主兒。她們和傳統意義上的精打細算、會過日子相差甚遠。

作者阿尚青子

圖片源於網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