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張紙工作法(其實是3+1張紙)

爲了高效工作,很多人都在琢磨各種工作方法,網絡上的各種優秀工作方法更是比比皆是。我個人比較贊成一元化管理,也就是說,只用一張紙、一隻筆、一種方法。

就我個人的實踐來看,方法越多心越亂。

根據GTD方法確實能完成不少工作,但不斷地根據GTD要求吸收計劃分解和執行也實在太令人疲憊——因爲你不但花費了體力,還不斷地消耗自己的腦力——不斷地想着計劃和執行。

我原來研究過番茄工作法、GTD、四象限以及其他各式各樣的工作方法,還弄過各式各樣的記筆記方法、知識管理方法,以及工作日誌之類的東西,以及各類相應的APP。

就實踐結果看,許多成形的優秀工作方法並不一定適合你。

象四象限法,基本上就是高級管理人員用的——就是那種帶着祕書光用嘴不用手的階層;番茄工作法適就於工作條線單一的職員——就是那種只負責一個條線工作的人;GTD法(內容基本是立即幹、自己幹、讓別人幹、不幹四樣兒)適用於部門經理——但得有個前提,就是除了你有一定的業務能力外,還得有一定的管理權力和一羣基本技能合格的屬下。這樣你安排工作給屬下才會按時完成。不然你想一想你安排屬下要求一個小時完成,而屬下回答你他不會幹或者三天後纔給你完成,你能怎麼辦?也只能自己幹吧?

其實,工作方法最重要的是工作目的和工作思想(這題目有點大,就先不談了)。

  ---------------- 前提部分的分割線  ----------------

下面是所有工作方法的兩個前提:

1、人的時間、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而且活動還要受空間限制。

這個限制條件告訴你,你能真正能幹好乾到位幹得完美的事兒其實不會太多,因此,你必須做最重要的那幾件事。

輕重緩急的標準來自於你的價值觀和你的需求。

2、人真的一次只能幹一件事。

年青的時候對工作很追求忙碌,總想憑着年青幹更多的活。幾十年下來,活兒確實幹得不少,但仔細想來,有用的真不多。你只要想一想這麼多年你是否比參加工作時進步了,就知道你到底浪費了多少寶貴的生命年華。(這時候你就知道什麼叫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了)。

精力太分散,眉毛鬍子一把抓,不但讓你幹活毛躁,還會造成你的工作素質膚淺,只有廣度沒有深度——你只要自問一下,自己有什麼精擅的業務層面就能回答這個問題了。人可以欺人卻無法欺己。

這種類似萬金油似的工作方法很能迷惑人也很耽誤人,切記。

教訓:人應該有所會有所不會。一技足以自立,唯多技人最苦。巧人是拙人的奴,基本上說的都是這個道理。

藝多不壓身是可以的,但是你的生命年華全部被別的人或事牽制卻沒有自己的生活,就比較悲哀了。

----------------- 正式開始的分割線 ---------------------

我使用的是TODO列表工作法,一共需要3+1張紙。

1、先做個準備工作——主要是思想準備。

用個半天的時間(雙休日最好),把你這輩子想做的、所有的、工作上、生活上等等所有的事兒都列出來,然後把不想幹的、不好乾的、不現實的、沒用的事情統統劃掉。

這個方法來自於GTD,用來清空你的大腦。但其實最大的用意是讓你養成一種判斷方法:不要在無價值的事情上浪費自己的生命,直接丟棄它。

這個方法使用一兩次就行,日後向TODO列表上記事時,就可以直接將重要有價值的事情記上,其餘的事兒直接忽略。

2、再做基礎工作——就是前三張紙。

全部內容分三部分,其實是三張紙,貼在我對面的牆上(我是面對牆工作的)。

(1)時間事項。

這部分可以做成一張表,貼在你的對面牆上靠左邊,一般是一週一換(其實就是周計劃表)。

這個表的主要作用是是將你一週的時間分塊確定,也就是說,你能自由支配的時間就是那幾個空白的時間段。

公司定的開會培訓、與老婆看電影買菜什麼的,如果你沒有權力改,就只能按人家的時間表做了,其餘的纔是你的自主工作時間。

(2)常規事務。

這個事項是比較要緊的事項,也就是四象限裏常說的不緊急但重要的事項,也是我們絕大多數人的本職工作。

我一般是按日、周、月、季、半年、一年的類型分的,單獨列一張表,貼在我對面牆上正中間。

這是最重要的、變化較少的表(但內容也要隨工作要求隨時增添或減少)。

每天首先得看看這張表,該做什麼工作了就趕緊列計劃執行——有的工作有強烈的時間節點限制。

(涉及個人工作,內容太長,就貼個略圖,只是大意。)

(3)TODO列表。

這是最常用的列表,一般貼在我對面牆上的右邊,隨時更換。

領導吩咐交辦的、上級管理條線下發的、同級部室要求配合的、下屬提出解決的,還有自己想做的……

各式各樣的事全列在TODO清單上,隨時增添或減少。

注意!這上面的TODO事項很多,但不是要求你一次全部辦完的,因此,這其實只是個不斷增減變化的計劃列表。

首先需要在這張表上做的是,標好優先級!

這是最重要的要求——所有的事情,必須要有優先級。如果領導對你說各條線的事情全都重要,儘可別理他——他肯定是分不清哪個重要哪個不重要,纔給你來個不講理。

優先級的判斷來自於你對本專業的掌控深度劃分,有時也會按個人價值觀取捨。

其次,在TODO事項上要標註好時間要求。這是絕大多數TODO事項的要求,要注意這一點。

另外要注意的是,有的時間限制其實只是上級的要求,看似緊急其實並沒有那麼緊急。這個分寸要自己把握。

TODO的基本格式是:事件。人物、時間、地點。優先級。

事件和優先級以及時間前面都說了,這裏只提一下人物和地點。

人物指的是事項的發起人——誰交待的向誰彙報結果; 地點指的是空間的變化——在辦公室做還是下基層做還是外出做。

3、執行清單——後面的那一張紙。

嗯,到重點了,一元化管理其實指的是這一張紙。(前邊三張紙是準備,執行靠這一張紙。)

這是一張隨身帶的紙,上面是今天要做的事情(我一般手寫)——是每天早晨上班後從上面三張表裏選出來的。每天干什麼活兒主要看(kan,一聲,看守的看。)着這張紙。

先看時間表,把時間定死的事項先列上;然後看常規事項表,將需要今天該乾的事情列上——趁着有時間趕緊做,如果暫時沒時間,就抽空趕緊做;最後看TODO表,挑需要乾的或能幹的幾件事情列上——不要多,但至少要保證有一件重要的事項。其餘的自便。

注意!!一次從TODO表內挑的事情不要太多!!

理由如下:從上班開始開始到下班爲止,不斷會有很多臨時工作找你——除非你是集團總裁一把手。

我曾經毎周列表打算完成五件重要的事兒,到目前爲止,最好的狀態是完成了兩件半,正常的是一件半或者是半件。

——你的時間基本不是你自己的……

你受控於領導、同事、下屬以及客戶,以及出其不意的其它人……

因此,你一定要留出足夠的彈性時間來應付有用的、無用的人或事。

同時,也爲自己保留一定的時間自由度,用來休息、讀書以及偷一次懶……

----------------  重點之後是難點,這是難點分割線。 ---------------------

最重要事項:一切始於行動!

無論怎麼列計劃,你不起身幹都是白扯!

執行力哪裏來?動手!

—— 要是你懶散成性,那麼就什麼都別說了……

(如何克服懶惰立即行動就不展開了,反正我就是起身,開始第一步,然後就順利了……)

--------------------------------  結束分割線  -------------------------

4、日誌

這一點算是附加。

如果你想做個有心人,且每日行有餘力,建議每天寫工作日誌。

客觀記事,儘量簡短,不要談感想發牢騷。

主要是三方面:今天做了什麼?有什麼問題?如何處理的?

每週自我總結一下,你會悟出很多道理來,也會心滿意足地去度週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