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至尊”—話澳洲父親節


今天的日子是9月5日,澳大利亞的父親節。本來沒有啥感覺,昨天晚上在餐吧喫飯,碰到一個陌生男人,經過我的桌前,停下來,以一種奇怪的表情看着我,並含混不清地反覆唸叨着說:“Father's day,father's day”! 見我有些不知所措,他撲哧笑了,出了個鬼臉兒,然後往櫃檯方向走了。因晚上要參加弘毅樂學書院的“雲例會”,急着要離開,當時只回應了一聲感謝的話,很快就結賬走了,出門時,見那個男人在與幾個夥伴舉杯歡樂,我衝他們點點頭,算作別過。


於回住處的路上,我想起來之前上課時,老師說過週末星期日是澳洲“父親節”。掐指一算,正好趕上公曆九月五號,挺巧的。“九五至尊”,雖然澳洲人不懂得這層意思,就他們而言,確實有點兒風馬牛不相及,但我還是騎在車上,於心裏跟自己扯起來閒篇。

怎樣做一個令子女尊重的父親,恐怕這是天下大多數父親經常思考的問題,至少在我心頭,被此常常詰問。自從做了父親,遇到不少人生的新課題,雖然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地往前走,基本上還算是順利,我卻有一種遺憾和自責。


在不久前中國的“父親節”裏,家女在私信裏給我寫了一段話,她說,爸爸就是我終生依靠的大樹。我看了,非常感動,但也真心慚愧,遂感謝並回答道:這個事兒確實是真的,爺爺已經走了四年多了,但他老人家的的確確像一棵大樹,立在我心頭。尤其是你爺爺的終生學習的人生態度,九十歲以後直到臥牀不起,依然堅持讀書,甚至是堅持作筆記……,每當目睹他老人家厚厚的一摞摞成捆兒的筆記本,我都心生一股子強大的力量!

昨天的朋友圈,看見弘毅樂學書院點評老師金美蘭轉發的一幀圖文,很有意思和意義,“你跟別人的差距,不在於你走的慢,而在於,別人走的時候,你只是一直在看。”

這段話,看似跟“父親節”沒啥關係,但我卻很喜歡,這口氣特別像老爹生前跟我說的話。他老人家願意跟我講大道理,但又口氣溫和,循循善誘,有時候挺囉嗦,重要的事情可不止說三遍。比如說,他極其反對佔別人、尤其是佔公家便宜,不贊同走捷徑、耍花活和投機取巧的事,更不讚賞朝三暮四、輕言放棄的人,所以總在我耳朵旁唸經一樣的囑咐說“莫伸手”、“性癡則志凝”一類的話。

想想看,人們心中的天鵝是潔身自好的,蝸牛是有永不放棄精神的,而即使是羸弱的老鴨子也有犧牲自我的舔犢之情,但是這些都不如來自自己身邊的人、特別是長輩的耳濡目染、以身作則的教化,注入給你自己內心的一種力量。

上次中國“父親節”,我跟女兒說,你的父親比我的父親差得太遠了。這是心裏話,我不會停下腳步,我要像父親那樣,終生學習、思考和踐行正道,做一個合格的好父親!

師大鐵陀記於西澳2021年9月5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