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無義戰,小人與賢能並存,朝堂之上多傾軋

《史記·伍子胥列傳》向我們展現了一個混亂不堪的春秋,各路朝臣,忠奸賢良,個性鮮明地展露在世人面前。事件雖已過去了兩千多年,但觀之猶如今人重演。春秋無義戰,強國攻大弱國,根本不需要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均是王侯一已私利。

伍奢爲太子太傅,剛毅不阿,智謀過人,終未逃脫太子少傅費無忌的算計,落得與兒子伍尚被殺結局,正直與奸佞較量,正直慘敗。俗語講:"小人得志便猖狂",費無忌嫉賢妒能,陷害伍奢後又搬弄事非,提前安排設置伯卻宛要殺囊瓦的假象,借囊瓦之手殺死賢臣伯卻宛。“多行不義必自斃”費無忌作惡多端,終得惡報,在楚人此起彼伏的聲討中,囊瓦殺死費無忌,並滅其家族。如今,順着歷史發展進度來看,費無忌即便沒被囊瓦殺死,也難逃伍子胥之手。

伍子胥忍着父親哥哥被殺的仇恨,隱忍前行,本想依靠太子建起事復仇,但太子建恩將仇報,目光短淺,不感恩逃亡時鄭國善待之情,反而做了晉國攻打鄭國的內應,後被鄭定公處死。伍子胥帶着太子建的兒子勝逃往吳國,一路追兵不斷,突遇大江阻擋,這時有漁翁主動撐船過來,將其渡過江,逃過追兵。伍子胥爲報答漁翁,送上價值百金的寶劍,漁翁不接受,說:“楚國之法,得伍胥者賜粟五萬石,爵執珪,豈徒百金劍邪!”從漁翁言辭可以看出他對伍奢家族的敬重,世人眼睛是雪亮的,賢良奸佞看得一清二楚。漁翁不貪財,知大義,救人之困,古道熱腸,古今有之。

伍之胥入吳國,沿街乞討,雖身陷困頓,但頭腦清醒,時刻沒有忘記復仇。後通過公子光求見到吳王,被說服吳王派公子光伐楚,獲勝後再勸吳王用兵,公子光借伍子胥想報私爲藉口,不肯出兵。伍子胥是個有遠見的聰明人,看出公子光想取代吳王僚自稱王的野心,爲達目的,主動向公子光進獻了殺手專諸,自己離開朝堂退隱山野。公子光命專諸殺死吳王僚,得勢後自立爲王,這就是在歷史上的吳王闔廬。伍子胥重新被重用,終破楚,掘楚平王墓並鞭死三百,雖報了大仇,解了心頭之恨,但此舉,有悖常理惹得天怒人怨。

歷朝歷代,爲國守忠的人數不勝數,其中申包胥,絕對算得上一個。爲救楚國,主動向秦國求助,見秦王不爲所動,便站在秦國的朝廷上,痛哭七天七夜,哭出血淚,最終感動了秦哀公,同意出兵救援楚國。伍子胥與申包胥相比,則少了家國情懷,雖爲楚國舊臣,但爲報家仇,讓整個楚國陷入生靈塗炭之中。就連“死者爲大”的俗約也不放在眼裏,掘墓鞭屍,內外都失去人心。

針對吳越戰爭,伍子胥雖深謀遠慮,屢勸吳王夫差先滅越國以除後患,但吳王夫差在內奸太宰伯嚭幻惑下,棄兒不用。太宰伯嚭被越王重金收買,死心塌地爲越國服務,通過讒言,借吳王之手,使伍子胥自殺而亡。伍子胥一世英明,智謀超人,終究還是死在了小人之手。越王勾踐佔領吳國後,以不忠其君,收受重金叛國爲由誅殺伯嚭,叛徒終究沒落下好下場。

太子建的兒子白公勝,或許受伍子胥言傳身教的影響,秉性如伍子胥,爲報父仇一心想攻打鄭國。楚國令尹子西雖同意白公勝攻打鄭國,但鄭國在受到晉國攻打時向楚國求援,爲國家整體利益考慮,令尹子西出兵解了鄭國之困,並與鄭國訂立了盟約。此事徹底激怒白公勝,子西成爲其最大敵人,後與屬下石乞在朝廷上將令尹子西殺死。白公勝在葉公的圍攻下戰敗,逃入山林自殺。作爲白公勝的隨從小人物石乞,在面對死亡時,則表現出“士可殺,不可辱”的氣節。面對葉公以死亡相逼,石乞言:“事成爲卿,不成而亨,固其職也。”小人物也是有自己的堅守與志向,相比太宰伯嚭,石乞要高尚的多。

孔子《論語》不記春秋劣跡霸主及伍子胥,這些人行爲與儒家倡導的仁義相去太遠有關。《論語·述而》:“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朝堂傾軋,小人多一時得勢,得勢便猖狂,突破做人底線,到頭落得屍首兩處。即便有遠見,志勇雙全的人,如太過偏執,如伍子胥,白公勝最終也難獨善其身,落個悲慘命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