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日更”

【日更教会我的那些事】

我自进驻简书,至今已两年有余,我的文章由开始的刻意造作,到如今已经写了62万字,无论是汇聚素材,立意谋篇,还是遣词造句已变得愈发的得心应手。

记得周卫英老师曾说过:“只有写到100万字才知道如何写文章”,尽管目前相距达标还相距甚远,但我知道,周老师的所言,金石不换。

我自认为,写作等于感受与创造之和。是身与心的交互感受,也是外界与内心的情感共鸣。无感受之文则失之于做作,没有创造的文字则沦落于平庸。

日更于我而言,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内涵。

广义的日更,是一个作者在有限或无限的时间里更新自我更,由内而外的更。让自已的文字在时间的进程中,所写每写一篇都会展示出作者身边这个世界的新感受,对文学创作的新理解才对自己有益。对文章的提高和进步有益。

相比之下,狭义的日更则通常被作者理解为“每天在规定的时限内写文不少于100字”。而且在简书大多数作者也是坚持不懈,这样进行的。他们因此也荣获了很多不同成就的各式日更徽章,可我最高的成就至今还没能突破过20天的挑战记录,相比文友们日更不辍365天的终极挑战,我的成就。真的是无地自容。

我自认为,写作是一个感知世界,和同时认识自我的过程。在这种内外交感的互动中,最重要的应该凸出一个对事物感知和见解的一个新字。若果没能提现这个新字出来,即便每天日更,也无异于穿着新鞋走老路,为更而更,把日更当做一个任务,把拥有某一个目标徽章当做一个目的,这样的日更对于真正想提高写作而言,就其所能收到的效果而言,只能是事倍功半。

日更两个字,如果分别开来,就广义而言,是个既有限又无限的时间概念。更则是每一个作者在这个时间里所要达成写文的愿望和目的。我相信,没有哪一位作者愿意毫无限度地在这里消耗时间,写了很久还在原地踏步一无所成的。如此而论,能够日更100字是进入简书欲以习文的最基本的要求。更没有哪个人会自甘永久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

通过日更实践我的切身体会是,通常情况下,我时常超更,也时常断更。更,要有时间,更,要挤时间。更,要有新知,更,要有体会。这样更出来的文章,才能不断刷新自己,才会日新月异,才能日日常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