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思的碎片8]王瑞龍

1.自然界物種是知性而在具備的條件下醞釀出來的特性物象,我們是從表象觀察後,琢磨出來的知性。寫作就一樣,觀察識別表現,描繪現象,說出來的識性質。找感知性的意境,適合的標籤,通過聯想的根源造勢展開應對活動。召喚人的體驗在覺察後反應演化異,天性先驗,後驗只是自己覺得與意外聯繫。簡約的激活,最忌諱的是繁忙與衆多的影響,《道德經》告訴我們思“少則得,多則惑",告訴我們的就是貪得多就會利慾薰心,利令智昏。"大道至簡","爲道日損“這都是老子《道德經》告訴我們的“絕學無憂“道理。大道至簡,簡約在減,在去除不該做的不能想和約,老子告訴我們,"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守中"究竟是什麼?許多人的解釋就是道的虛空,或者是道的“無爲”,還有人解釋就是守中庸之道,其實,接着《道德經》下句我們可以發現,老子講的”守中”,就是“穀神”,穀神老子說就是“是謂玄牝,玄牝之門”,非常清楚了告訴,這守中,就是守一個人身體二分之一的中間處,就是女人知性的谷,知性的牝門。

2.”爲學日益,爲道日損“,這句《道德經》名句究竟是什麼含義?前面的話理解易,後面的話許多人理解爲”天”,解釋就是修行道每天在減少慾望,其實,這句話的"日”,就是”插入”的含義,相當於我們今天的罵人帶着俗氣的”日”。”日”它是動詞,而不是名詞,慾望會減少,不能增強多。這是爲道。"道“是什麼?古往今來解釋很多,韓非子,莊子,王弼,《山海經》…。今天的人講道就是規律性,在我看道就是絕學無憂之學問,是世界最早告訴我們的“危機學"或者是“失敗學“,是心理學上講了的”趨利避害”的學問。老子致思逆向思維,反敗爲勝,以柔勝剛,善用“反“來說敗說患說不幸,其思維”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正因爲“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所以,老子學說纔能有開始的說道不能“常道“。老子“正言若反“,區別於常道異,說弱不主張強,不說高主張放下無慾,不主張進,只主張說退,不主張爭,求得有而主張無爭說無爲。

3.老子學問來自淵源於《易經》,與孔子一樣研究《易經》,不同的是老子異與孔子學說是對立的觀點,孔子主張人應該有爲在強“志“,拋頭露面,奔波各國,力求主張,老子呢?主張無爲,"守中“修行,不亂跑各地,潛心藏起來修行。一個孔子好爲人師,廣招學生,一個不爲人師,一個口是心非叫大家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自己不在政位,到處講政治。而老子講實在節制慾望,”爲道日損”。一個強調返樸歸真,迴歸初心,一個強調克己復禮。社會應該有序有貴賤之分遵從等級。孔子講女人與小人而一起論,老子尊重女人。老子修行講似“牝"藏起來柔,孔子修行講露出來“志“。老子講"破",孔子講”立"。老子講防範失敗,孔子教人如何成功。老子講守,孔子講習。我讀孔子論語,感覺到自己野心勃勃的膨脹,添加憂愁在爭中發現自己心情的緊張,轉換讀了老子,我發現去除了野心,守退去欲,做好節制欲後的心情輕鬆。

4.從《道德經》看到許多易講的卦用詞,但是,老子在這易經歸納又是演繹了,簡化了一個概念就是"道“。道是什麼?老子開頭交代非常明白,道是講不清楚又的確存在的,這給道披上神祕感的色彩,也有人把道德經稱呼爲玄學。老子說道''玄之又玄,衆妙法門''。“玄"就是黑色的,引伸含義就是神祕的。入道的門徑是法門,道究竟怎麼了法門?黑色的難以琢磨着的門。這樣的說道,給我們的想法就是道難得判斷似的難識別了。其實,老子在《道德經》裏解釋了''道'',我們隨着他的論道可以理解着道,老子分類天道地道人道,說明道是系統的可以分爲層次的。把天道與地道用水來喻道“上善若水……故幾於道“,我們從中看到的理解道就是”無爲“,無爭。老子說上善若水,應該有七個標籤,“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這七個善的選擇。老子說人道呢?老子說人道很多,歸屬性的說就是“玄牝之門"而喻。我想人道老子有三個論,"道衝"之論,"道生“之論,"孔德"之論,三個論,我感覺到了許多當今解釋的問題,成爲我疑惑思考求得答案。

5."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其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這裏是老子的"道衝"之論,這是不是一個修行的脈道描述?我認爲這是人修行運氣沿着經絡道脈調節好呼吸的修行。“道衝"在練習氣功運行脈道動,修行周天氣功有”衝關"之說,老子這語言裏有"用之"與“或不盈“,其實老子意思是,我能夠掌握脈道的使用,見不到身體內的經絡脈道顯示,這樣必須依據脈道,象是萬物之宗根本,''或不盈“,是說脈道不印像顯示出來的,也可以理解脈道狀況不豐滿狀況,''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這是描寫放下爭欲,去除雜念,處理好修行在”內觀“無爲狀態,''湛兮其若存''這是描繪修行者的”坐忘"狀態,''湛兮其若存,吾不知誰之子'',是練習修行中感覺到知我若有似乎是知覺。''子'',小孩子,這是一個恍惚惚的狀態一種感應,說明修行運脈道氣意結合產生效果,喻說練習運氣脈道讓自己感覺到年幼,也說明了一個人迴歸返初心狀況,''象帝之先''是練習修行意爲運行氣後對練習者精神振作的感覺到。

6."道衝"的“衝"春秋時候是謙虛詞語,也是代稱"我“,在一種情境內講自己似乎男小孩子一樣的力量。換句話說自己不成熟似小孩子沒有性情之慾。把衝字解釋爲器皿“蠱",我覺得不妥,我在讀老子“道衝“之時,首先想到的是衝脈,宗脈。衝脈,脈道,這些中醫經絡理論的概念約定式的讓我思考,衝脈,是人體奇經八脈之一。出《素問·骨空論》篇。衝脈能調節十二經氣血,故稱十二經脈之海。與生殖機能關係密切,衝、任脈盛,月經才能正常排泄,故又稱血海。另外的講宗脈,張志聰《靈樞經集註》說宗脈:"夫肺朝百脈,宗脈者,百脈所宗,肺所主也。"脈道是指經脈或經脈管腔,意爲運行氣血的道路。脈,指血脈、經脈;道,指管道、隧道、道路。見《黃帝內經靈樞·經脈》

7.道衝之論,是老子把修行運意氣結合在脈道使用來喻意道具備的“藏“起來特點,但是人掌握使用修行,可以益於人。老子是練習氣功的,這在《道德經》下文可以驗證的,練習氣功運脈道,有爲在掌握原理,無爲是在應用裏順從自然而然,簡約而行意氣之運道脈中,正好也是"大道至簡“更好的解釋。道是可以約定的,道是能夠推陳出新的,道是可以舉一反三的,道是可以蓄勢待發的可以發展的,老子"道生“之論,就引來了"穀神不死",玄牝之門"來說''道生''之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裏的“生“,春秋時候"生“含義爲生育,不是生成,生產的含義,對應該有的關係是''牝'',有生育關係表現'“綿綿若存,用之不勤”,道生是配有''穀神''特點。''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爲和''。是指"道生"的原理,“負"具備,持有的,陰與陽互動的存在萬物具備,衝氣在似乎是鼻子呼與吸配有相合裏調節好了安慰的和諧。這是一個即有歸納,又使分解的推進,有個別至整體來說''道生''。在這裏我們可以識別道生在陰陽合二爲一互動的,又是自然而然存在一分爲二獨立的。道生是配有特點。''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這裏,道的配有是遞進的契合點,又是告訴我們道的成系統的配有。

8."孔德"之論,講德,古代春秋含義與今天不一樣,德有"凶德”,也有”善德",不能一味說德就是好的,”凶德"就是酗酒等之品行吧。人持有需要的自性簡約獨愛,也配有需要約定習性簡約兼顧體驗''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爲和''。道生從屬於孔德,遵從內心深處啓發,習性約定"孔德",''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孔德"在藏與露中現象裏,在”反者,道之動"裏背道而馳,"孔德"之論,在大道至簡,若是沒有簡約,道生就不能,忽略簡約不能產生美好的感覺到外,還有一個現象不能或者是干擾就是想法太多了會影響識性效果,.....,所以,道生簡約,還是簡約!神清氣爽。簡約足夠的能夠激活了就是通過一個現實知性之取象,獲得提供安慰的啓發。若是一片雲的取像,可以喻人意的對應,聚與散,合與別。識性盡在其中!創意首先要知性!知性在觀察,找到一種特性而認識而應用,蓮花開就現象若人性,各有各的環節與層次,串聯出像。交接,遞進,契合點。這樣的共識性,我思考題就是簡約完成了創意,平時看蓮花開畫,因爲沒有簡約,審美易發忽略,簡約在知性,心有靈犀一點通了。

9.性情有的緣,是附陰抱陽的活動,本來雌是牝'道生一,生二,生三的縱使命運,性命符號標籤的天性的任性而降,雄性的理性橫向發展成牡勢,迎接上會,橫豎交織而推想演繹性命的性情,合成爲“十"字的完全。性情的情感對應交往的過程,是老子說''反者,道之動''的補缺,也是相對求異存同的。性情應用而生叫性命,心情應用而說生命,性情在藏起來而無形無態,發現妙生的就是無中生有。心情在露出來的有中生無變化。心情在上,求得外而魂找思索,性情在下,求得內觀而有神生悟,都存在宗脈來慣穿相通。心之生命的欲沖涼,抱陰附陽,衝動是魔,耗力費用神,失記性,性情放下在守護,守靜篤,則把握精神置空,託莖撐花,蓮神彩奕奕。真情的傾向性在討厭的反應中與喜歡反應表現,默認裏欣賞是對現象產生的情,若是風景無虛僞的備用完全感,這樣的真情肯定的實在可以放心,可以輕鬆安慰。

10.中國古代講養生爲"修身養性“,爲什麼說“性命雙修”?爲什麼不說“修身養心”?道告訴我的這是宇宙觀點科學性來思考家,思考人性。思考人生。''明道若昧,進道若退'',意思是,道與德的明確在很朦朧美里,就如你認爲的進去而別人認爲退守。以換位思考男人與女人的心思對應,鼻子的呼吸是自然而然的時常給我們忽視了,但運行呼與吸共存進與出的。當我們弄懂得會應用,就會被動變成了主動,不幸的變成了有幸。歲月對我們人生是減少了,增加的是什麼?增強了是知命。歲月減少每個人靈魂的乾淨,簡約的想法變成了污染了濁氣盈身。人如石榴抱着成果,裂變成了就是支離破碎的散會。聚集與聚變想法,堅持住了越久,就成功把握的大,但這是考驗人恆信,卻是讓許多人放棄了。分痕裂松的想法因爲短快見效而使人走了誤區,這樣的生命運氣,都會告別離開我們,到頭一場空。

11.春秋時期,老子被認爲''全性之道'',是因爲他說的人性爲道,《道德經》裏有“穀神,牝牡,孔德"等詞義延伸述評,說明的有爲就是”爲學日益“,老子的無爲就是”爲道日損",主張去除人慾之求而無爭,求得無危而有的慰。修身養性,守靜篤,“附陰抱陽"而從屬性內觀。命運由心情而說是生命,由性情而論叫性命。《呂氏春秋》認爲重己的修行就是悟性,告訴"人之性壽,物者抇之,故不得壽,物也者,所以養性也,非以性養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養物,則不知輕重也”,意思爲人性情的善待,往往的被外面的物而影響干擾,所以不能受益。用物來修身養性,並不是精神追求的性情,當今許多人識別不能就是追求物慾擺放在心情裏,而不能知道輕重關係。"不達乎性命之情,慎之何益”意思人不能悟性來思考生命,小心慎重與忌諱的都是沒有根本作用的。心情有的親近與疏遠,思維在分解,性情的發生在求得合,情親感召,驗證了的全部都是行爲發覺。老子說“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爲心"這兒說了就行是一個隸屬性關係,跟從大勢爲一個人的心情,心理學叫從衆心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