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古道,體悟歷史

從舊州古鎮出發,乘車來到渡口坐船到湖的對岸,徒步便正式開始了。這是一次聲勢浩大的重走之旅,政府主導、學術圈參與、媒體圈跟隨。

因水路的廢棄,使得水陸銜接處雜草叢生,若不是提前有人來修整,我們大概連路都找不到,更別提也很路邊的古基石了。濛濛細雨裏,那些黑青的的基石很牢靠地迎接我們的腳步,像是排列整齊的衛士,迎來送往過無數行人過客,自它們只修成之日起,便一直堅守在這裏。

這就是楊老師一直強調的那條活態的文化走廊,因爲不論時代如何變遷,道路如何休整更迭,湘黔礙於地理條件的限制,由湘入黔的通道主體還是固定,只是原來的古驛道不少路段被公路所替代,如此前的搶修的抗戰公路大部分也是重疊的部分。所謂的“活”其實顯現在於文化的延續性上,自初駐守古驛道許多“軍屯”安家落戶後,結親關係使來黔地的漢人與周邊的少數民族有了更多交流融合,幾百年下來,形成了沿線文化多元共生的生態。由此也便能解釋爲何沿線村寨爲何留下如此多未識別羣體,因爲歷史上的交互,“亻革家人”、“東家人”、“西家人”、“穿青人”成了有自己特色風格、強烈文化認同形成於歷史的互動裏。

“貴州因此道而建省,黔地因此道完成實際的溝通”,導師時常聲明此路對文化整合的重要意義。貴州於明朝始才正式進入中央王朝的軍事直接管控下,而這一批批至中原而來的“屯堡人”,一守就是好幾個世代,從此也就紮根在沿線與當地少數民族有了互動融合。這幾百年的歷史旅途裏,大家磕磕絆絆的事情絕對不少,從沿線的名稱裏,多少多能撇出點端倪,就當日我們所走的那一小段保存完好的古驛道,就有“人頭坡”這樣的地名,當地的學者向我們解釋,相傳這是因爲當時這條路商賈雲集,周邊不少“佔山爲王”堵要塞,以搶馬幫爲業者,要求留下“買路財”,否則就砍掉人頭。

這樣的故事比比皆是,就活在沿線的村寨裏,口耳相傳者。如今曲徑幽深,沒在這一片沉默的大山裏,雨下時,迷霧輕起升騰,前方傳來馬嘯聲,瞬間將時空置換。踏着拾級而上或向下的青石板,一個個馬蹄印深深淺淺的積着水,渾濁的水掩蓋了馬蹄的形狀,可你用指尖輕輕一觸,很輕易就能感受到馬掌曲線變化。給我們來送補給的馬幫村民,他們帶來了水也送來了傳說故事。

一路上有說有笑,穿插着流傳已久的奇聞逸事,這樣的雨中漫步,像是穿越時空的旅行,拉着馬匹前行的馬幫隊伍形象已經眼前展開了。這些故事都在百姓心裏,以口頭傳說的方式代代流傳,這些故事總是要引你走進周邊村寨。

離開黃平我們繼續前行,下一站便是施秉。施秉的城外六七公里處的“苗漢分界碑”,記錄着當初那段要求界限分明的衝突與矛盾,可文化是界限所不能阻隔。

“鉅變中的苗寨”

保存較好的龍塘苗寨將融合書寫得淋漓盡致,徽派建築與木板結構的房屋結合,竟然產生神奇的反應,這不是簡單的文化拼接,用相映成輝要更爲貼切。雖然,許多牆垣因歷久經年而遍佈青苔,木板結構亦有腐蝕傾斜坍塌之勢,可擋不住各種文化的交纏融合的情意表達。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