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芬框架 - Cynefin Framework

看一些系統科學或者複雜性科學的書,往往找不到那個源頭在哪,看到這個框架/模型後,似乎終於有了一個視角可以切入。


(圖片來源於混沌領導力課程海報)

肯尼芬框架(Cynefin框架)最早是由威爾士學者 Dave Snowden 在1999年供職IBM時提出,用於知識管理和組織戰略領域。

肯尼芬框架用於描述問題、環境與系統, 說明了什麼環境, 適合使用什麼解決方案。反之,對個人心智模式的要求由此而來,也即學習和成長的方向。

======= 搬運 =======

Cynefin框架有5個域。

  1. Clear-簡單:該域中的因果關係顯而易見,方法是感知—分類—響應(Sense - Categorise - Respond),我們能夠應用最佳實踐。
  2. Complicated-繁雜:該域中的因果關係需要分析,或者需要一些其他形式的調查和/或專業知識的應用,方法是感知—分析—響應(Sense - Analyze - Respond ),我們能夠應用好的實踐。
  3. Complex-複雜:該域中的因果關係僅能夠從回想中感應,不能提前,方法是探索—感知—響應(Probe - Sense - Respond ),我們能夠感知湧現實踐(emergent practice)。
  4. Chaotic-混亂:該域中沒有系統級別的因果關係,方法是行動—感知—響應(Act - Sense - Respond ),我們能夠發現新穎的實踐(novel practice)。
  5. Disorder-失序,該域中不清楚存在什麼樣的因果關係,這種狀態下人們將會恢復到自己舒服的域做決定。Cynefin框架擁有子域,簡單和混亂之間的一線之隔是災難性的:驕傲自滿導致失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