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頭條問答”

今天早上,收到頭條一個邀約問答,我結合自己的思考,給出瞭如下答案,不知是否公允?


首先說明一點,這個問答就有問題。管仲知人,更知君,在相助勾踐復國後,他選擇急流勇退,保全了自己。這是諸葛亮根本比不了的。最後的事實證明,是諸葛亮在美化神化自己的能力和人設,爲自己在吹牛。

再有,樂毅只是一名武將,屬於偏才,他跟文武雙全的諸葛亮根本沒得可比。樂毅是奪城之將,孔明是立國之才。諸葛亮自比樂毅,我認爲這是實事求是的。


1.因爲他生不逢時,未遇明主,還軍事冒險。且在自身國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還親手破壞了他在《隆中對》中“三國鼎立”的政局平衡結構。

2.劉備建立的蜀國,無論從政治體制還是用人體制上都靠“桃園三結義”的小宗派維繫,沒有政治和用人體制上的民主化,真正有能力的趙雲、魏延等智勇雙全的人才得不到重用,才導致最後的荊州失守,骨牌效應,社稷崩塌,一蹶不振。

3.再有,蜀國失信義與天下。荊州本來就是當初爲圖存向東吳借來的,且借時有言,圖到西川就交還荊州,可拿到西川,卻一直未還,無論從道義還是外交都有失於信義。讓荊州成了一直在破壞蜀吳聯盟的爭議之地。從根本上讓《隆中對》的“蜀吳聯盟”“三國鼎立”成了一句空談。

4.諸葛亮用人不當,先錯用關羽,傲守荊州,再失荊州。後錯用馬謖,扼守街亭,再失街亭。如果派智勇雙全的趙雲鎮守荊州,也許會另一番局面。

5.那水鏡先生早就有言:“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但唯獨沒說若把兩者都歸於一主麾下該是一個局面。這也驗證了水鏡先生此言的先見和英明。

可那劉備非要一主得二,貪天大才盡爲己用,但“同行是冤家”,這其中,必少不了兩者之間的利益紛爭,內心嫉妒,相互構陷,和內耗消減。

我想這暗中的一切應該是肯定的。


只是一家之言,拋磚引玉,不知是否確切?此處,還望大家成全拍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