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头条问答”

今天早上,收到头条一个邀约问答,我结合自己的思考,给出了如下答案,不知是否公允?


首先说明一点,这个问答就有问题。管仲知人,更知君,在相助勾践复国后,他选择急流勇退,保全了自己。这是诸葛亮根本比不了的。最后的事实证明,是诸葛亮在美化神化自己的能力和人设,为自己在吹牛。

再有,乐毅只是一名武将,属于偏才,他跟文武双全的诸葛亮根本没得可比。乐毅是夺城之将,孔明是立国之才。诸葛亮自比乐毅,我认为这是实事求是的。


1.因为他生不逢时,未遇明主,还军事冒险。且在自身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还亲手破坏了他在《隆中对》中“三国鼎立”的政局平衡结构。

2.刘备建立的蜀国,无论从政治体制还是用人体制上都靠“桃园三结义”的小宗派维系,没有政治和用人体制上的民主化,真正有能力的赵云、魏延等智勇双全的人才得不到重用,才导致最后的荆州失守,骨牌效应,社稷崩塌,一蹶不振。

3.再有,蜀国失信义与天下。荆州本来就是当初为图存向东吴借来的,且借时有言,图到西川就交还荆州,可拿到西川,却一直未还,无论从道义还是外交都有失于信义。让荆州成了一直在破坏蜀吴联盟的争议之地。从根本上让《隆中对》的“蜀吴联盟”“三国鼎立”成了一句空谈。

4.诸葛亮用人不当,先错用关羽,傲守荆州,再失荆州。后错用马谡,扼守街亭,再失街亭。如果派智勇双全的赵云镇守荆州,也许会另一番局面。

5.那水镜先生早就有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但唯独没说若把两者都归于一主麾下该是一个局面。这也验证了水镜先生此言的先见和英明。

可那刘备非要一主得二,贪天大才尽为己用,但“同行是冤家”,这其中,必少不了两者之间的利益纷争,内心嫉妒,相互构陷,和内耗消减。

我想这暗中的一切应该是肯定的。


只是一家之言,抛砖引玉,不知是否确切?此处,还望大家成全拍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