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在写作中的运用——叶圣陶《作文论》之四

不论是出于不自觉的或是出于特意的,凡是使一句句的话达到刚合恰好的地步,我们都称之为修辞的功夫。

修辞的功夫所担负的就是要一句话不只是写下来就算,还要成为表达这意思的最适合的一句话。

作文中经常所要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引用等。

比喻

拿另一件事物来譬喻所说的事物,拿别一种动态来譬喻所说的动态,就是比喻(譬喻)

比喻的两个条件,其一是所取喻的虽然与所说的不同,但从某一方面看,它们定须有极相似处;其二,所取喻的定比所说的明显而具体。

怎么能找到好的比喻呢,要靠平时多为精密的观察、深入的体味。

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比如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这个比喻便把春天花开的五颜六色表现出来了。

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把荷叶的那种形状和优雅也生动具体地表现出来了。

拟人

拟人是指把非人类的东西加以人格化,赋于他们以人类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能力。通过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其作用: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既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有了拟人化之后特有的具象效果。

举例: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一个“闹”字,把蜜蜂写活了,写出了蜜蜂被花吸引飞来飞去的情景。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把苇眉子赋予了人的情感,写出了女人此时做活心情的愉快。

夸张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夸张的目的在于使文字更具有刺激和感动的力量。

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茵,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如: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排比

排比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句式整齐的句子排列在一起,以增强语势、加深情感,使文章内容更充实,形式更美观。

如: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三个排比句把春天的新生、春到的美丽、春到的生机勃勃的特点表现了出来。

再比如:亲情是一碗蛋炒饭,平凡,但在我饥饿时能抚慰我的辘辘饥肠;

亲情是一张面巾纸,普通,但在我伤心时能拭干我晶莹的泪水;

亲情是一杯白开水,无味,但在我口干时能浇灭我炽热的火焰。

引用

在说话和行文中,引入现成的语句(包括诗文、成语、谚语等),借以在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叫做“引用”。

    引用是指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引用可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种。明引指直接引用原文,并加上引号,或者是只引用原文大意,不加引号,但是都注明原文的出处。暗引指不说明引文出处,而将其编织在自已的话语中,或是引用原句,或是只引大意。运用引用辞格,既可使文章言简意赅,有助于说理抒情;又可增加文采,增强表现力。

引用时要注意:

1.一定要正确理解原话的意义。

2.引用原话,不是为特定的需要,一定要忠于原文。

3.引用时要与自己的意思配合得当,避免语意含混不清。

4.引用谬误观点,必须选用对方有代表性的观点,才能反驳有力、中肯。

比如说: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幸福是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幸福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

有时,多种修辞手法会综合运用在一起,起到使文章语言更生动形象,更能表达文章主旨的作用。

如:北国的冬天是一定要刮风的。风一起,它就会毫不留情地把树上的叶子卷起,一片也不留;风一起,它都像一条泥鳅一样,顺着袖口、领口钻进衣服里面,贴着你的皮肤到处游动;风一起,它就像一把没有磨好的钝刀,狠狠地割在脸上、手上,看不见伤口,却仍能感觉到辣辣的疼。

这段话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三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风起之后的寒冷,全文无一冷字,却把北国冬天的“冷”写得真实具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