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男孩寫萬字天文科普小說: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一顆與地球大小不相上下的白矮星,和太陽差不多重,那麼白矮星是怎樣保證高密度的呢?”

這個問題你能回答得上來嗎?恐怕大部分父母都會如我一樣一臉懵吧,每個字都認識,但卻回答不了。

而這是陝西西安的10歲男孩李睢相,正在創作的天文科普書《夜之光》中的一段文字。

他從去年暑假開始寫這本書,目前已經寫了兩萬多字,希望這本書能用有趣的方式,給小朋友們科普天文知識。

李睢相從小喜歡閱讀,尤其酷愛天文和化學方面的知識,他還把自學的化學知識改編成漫畫,目前已經完成第一章《從甲烷到亞油酸的那些事》的創作。

談到未來,李睢相希望長大以後,可以成爲一位知識淵博的人,能爲祖國的科技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這個侃侃而談的自信男孩,眼中有着掩藏不住的對科學知識的熱愛,正如有網友評論說:“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的確如此,當孩子們能夠發自內心地喜歡學習的時候,學習纔不會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更是一種幸福。

【1】

熱愛是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

15歲的江西男孩黃鑫軻,從小就特別喜歡踢足球,12歲時更是通過選拔進入了歐洲知名足球俱樂部,目前正在西班牙馬德里接受訓練。

黃鑫軻在宜春上小學時,就進入學校的足球興趣班,他的足球天賦得到教練的肯定,在教練的推薦下,黃鑫軻的爸爸輾轉帶着他去江蘇和廣東繼續訓練。

隨着黃鑫軻的成長,他的足球技能越來越強,爸爸又帶他去北京國奧越野俱樂部,就這樣黃鑫軻的足球舞臺越來越大。

而且黃鑫軻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爸爸也拿出全部積蓄,甚至欠下外債,支持兒子能夠把熱愛的足球運動當成一生的事業。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喜歡的領域,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明顯或不太明顯地表現出來,而能否堅持在喜歡的領域深耕下去,關係孩子的未來走向。

上個月,演員黃磊的妻子孫莉,在微博上寫道:距離上次水中之書的演出已經有三年了, 後天就要在舞臺上見到十五歲的水兒,加油寶貝。

小視頻中,是黃磊和孫莉的大女兒多多,跟着何炅一起排練對戲的片段剪輯,每一幀畫面上的多多,都是那麼認真那麼投入。

多多從小就受到父母的影響,特別喜歡舞臺,從跟着父母在劇場玩,到三歲時上臺表演,多多不僅一點沒有怯場,反而時刻嚮往着能成爲舞臺上的主角。

直到三年前,多多終於成爲賴聲川創作的話劇《水中之書》中的少女水兒,她把水兒的靈動與可愛演繹得特別到位,讓黃磊夫妻倆十分欣慰。

就像黃磊當年小時候,他的父母在江西話劇院工作,他就經常在舞臺上玩耍。有一回,演出中需要一個女孩,磊就被父母男扮女裝帶上了臺。

雖然黃磊回憶,說小時候喜歡話劇表演,就是衝着演出結束後,叔叔阿姨撒向舞臺的糖,是這份對話劇表演的熱愛,卻早已深深地烙進他的生命裏。

因爲熱愛話劇,黃磊成爲烏鎮戲劇節的發起人,因爲熱愛話劇,多多小小年紀,就敢站在舞臺的中央,展示自己的話劇表演魅力。

就像德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所說,我認爲,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

因爲熱愛所以願意堅持,哪怕遇到再多困難險阻,依然初心不改,這纔是孩子們成長中最大的幸運。

【2】

呵護孩子的熱愛,是父母的職責。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所在,喜歡在某個領域投注更多的興趣,父母應該從孩子的表現中,發現孩子的這份天賦。

而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懂得呵護孩子的這份熱愛,並且在行動上支持孩子。

首先,適當給孩子自由的時間和空間。

剛看到一位媽媽給開學上小學五年級的兒子制定的暑假計劃表,很多人驚呼:“老師看了都要窒息!”

從早上7點起牀,到晚上10點就寢,一天的15個小時內,除了每頓飯的20分鐘,其餘時間都被無縫切割成各學科的學習時間。

沒有一點玩耍的時間,更沒有一點自主的時間,父母這樣的計劃表,是要把孩子培養成機器人嗎?何況機器人還有保養的時間呢!

即使再熱愛學習的孩子,也會在這樣高密度的計劃表下,喪失學習的興趣,更何談去做自己熱愛的事情呢?

印度詩人泰戈爾說,孩子一開始必須通過對生活的熱愛來獲得知識,隨後他們會脫離生活去求得知識,再往後他們又會帶着成熟的智慧,重返自己更爲充實的生活。

學校的知識學習是孩子的職責沒有錯,但是父母不能讓孩子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學科學習上,一定要給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讓孩子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畢竟,再有天賦和理想的孩子,如果沒有時間和空間自由發展,怎麼可能把這份熱愛堅持下去呢?

其次,引導孩子把熱愛當成人生追求。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說過,我之所以能在科學上成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科學的熱愛,堅持長期探索。

作爲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小時候就喜歡各種花草樹木、鳥雀蟲魚,他收集礦石、捕捉昆蟲、觀察鳥類的習性,每天樂此不疲地沉浸在大自然中。

達爾文的媽媽非常喜歡栽培花卉和果樹,對達爾文提出來的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總能耐心地回答,並且不吝表揚他的奇思妙想。

有一天,在倫敦郊外的樹林裏,達爾文圍着一棵老樹轉悠,突然發現將要脫落的樹皮下,有蟲子在蠕動,他急忙剝開樹皮,把兩隻奇特的甲蟲抓在手中。

這個時候,樹皮裏又跳出一隻甲蟲,達爾文迅速把手裏的甲蟲塞進嘴裏,伸手把第三隻甲蟲抓到,直到嘴裏被甲蟲蟄得又麻又痛,才張口把甲蟲吐了出來。

正是這樣堅持長期探索,達爾文把這份對生物學的熱愛,作爲一生的追求,才讓他提出的“ 生物進化論”成爲“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父母要給足孩子鼓勵和尊重,引導孩子在喜歡的領域堅持下去,說不定孩子將來真的會成爲某個領域的行家裏手呢。

【3】

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20世紀8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Deci Edward L.和Ryan Richard M.等人提出了“自我決定理論”。

這個理論認爲,人是積極的有機體,有先天的心理成長和發展的潛能。

自我決定就是一種關於經驗選擇的潛能,是在充分認識個人需要和環境信息的基礎上,個體對行動所做出的自由的選擇。

自我決定的潛能可以引導人們從事感興趣的、有益於能力發展的行爲,這種對自我決定的追求就構成了人類行爲的內部動機。

知乎上有位叫“絃歌緩緩”的高中老師,講述在今年的5月26日,高三的一位超級學霸,用了一整晚的時間,觀察、拍攝“超級月亮邂逅月全食”的過程,並且一條一條更新着朋友圈。

而學霸的父母,一點都沒有因爲臨近高考,孩子卻用一整晚的時間去拍月亮而焦慮,們反而轉發兒子的朋友圈,並且配文說:“跟着兒子,追逐星辰大海。”

父母對孩子的這份熱愛的支持,會讓孩子更有底氣去追求,讓孩子沉浸在熱愛中孜孜不倦。

自我決定理論認爲,內部動機是人類固有的一種追求新奇和挑戰、發展和鍛鍊自身能力、勇於探索和學習的先天傾向。

而外部動機是指人們不是出於對活動本身的興趣,而是爲了獲得某種可分離的結果。

內部動機與外部動機是一種共存的關係,外部動機既可能削弱內部動機,也可能對內部動機產生促進作用,所產生的影響是由外部動機的類型決定的。

每個孩子都會有喜歡的領域,因爲喜歡而願意堅持,因爲堅持,這份努力就會閃閃發光。

期待孩子們都能在自己喜歡的領域裏,找到自我的價值,更找到可期的未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