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札記(6)——略析孟子和孔子政治哲學的小異

文/金子廣

孟子雖然也是儒家學派,其觀點和主張與老師孔子有相同的,但也有不同的。其中,關於政治上的見解,就另闢蹊徑,有別與老師。

政治的中心學說,依據孔子的見解,應是“政者,正也”,目的是“正己”、“正人”、“正名”,以至於達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境界。

但孟子卻劍走偏鋒,自成一家。

孟子出生,比孔子晚一百餘年,受楊墨兩家影響最大。楊朱的“爲我主義”,墨子的“兼愛”、“非攻”、“實用主義”,左右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提倡尊重個人,尊重百姓,勝過君主,這一觀點源於楊朱;而使百姓快樂享受,這一觀點則是源於墨子。

在中國哲學史上,有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換成大學者胡適的話說:“凡攻擊某派最力的人,便是受那派影響最大的。”

孟子攻擊楊墨最兇,結果呢卻受楊墨的影響最大。荀子攻擊辯者(即後來的名家),但他卻受益於辯者。宋儒理學對佛家指指點點,倘若無佛家,宋儒又從何談起?

一言蔽之,沒有楊墨兩家學說,孟子思想也難以存在。

爲了表示與老師的不同,孟子用“仁政”兩個字,來表述和闡釋心中政治的想法和主張。

借用胡適的話說,孔子的是“爸爸政策”,而孟子的是”媽媽政策“。爸爸政策叫人守規矩一本正經,有道德;媽媽政策讓人享受快樂,幸福生活。

大學者的比喻生動形象,簡潔明瞭,一目瞭然。


金子廣原創內容,謝絕他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