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力》1:職場學習,你需要爲自己負責

原創 精進學思行 精進學思行 今天

你處在職場什麼階段?會擔心因爲行業和新技術的變化,自己被淘汰嗎?在一個公司工作很多年,會覺得沒有足夠的上升空間嗎?

最近在和一些朋友聊天,大家多少有這個困擾,我自己也有。這個問題不是新鮮的問題,肯定有人研究過應對方法,上週我閱讀的《延展力:未來職場的創造性重構與自我迭代》,就是這個主題的一個代表,本文分享我從中的一些收穫。

這本書的作者是凱瑞.維爾葉和芭芭拉.米斯蒂克,這本書核心回答的問題是:

我們如何在職業生涯中與時俱進?

你可能會說,我在現在這家公司挺好的,自己能力也不錯,很穩定,這個話題和我無關。

而事實是,我們現在以及未來生活的時代,新技術層出不窮,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這些對各個行業都會產生影響,只是程度和早晚的問題;此外, 現在公司的壽命和良好發展階段也比以前短了很多,書中提到,在50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平均在500強名單上穩坐75年,而現在是15年。

而這就意味着,我們很可能不會在一家公司一直髮展,而新的崗位也會對我們不斷提出新的要求。那麼回到開頭的問題:

我們如何在職業生涯中與時俱進?

書中給出的答案是:Stretch(延展)。

顧名思義,其實就是要不斷拓展我們的認知和能力邊界,讓自己能跟上職業生涯發展的需要。具體怎麼做呢?

書中提到了三個延展主題(要務):對自己負責、積累別選機會以及要有夢想,本文重點和你分享第一個。

對自己負責,又可以拆爲兩種實踐:邊做邊學開放心態

1 邊做邊學

1.1 工作中學習

書中引用了阿爾文.托夫勒的一句名言,我很認可:

21世紀的文盲,不是那些不會閱讀和書寫的人,而是那些不會學習新知識,忘掉舊知識和重新學習的人。

所以,在應對職業發展變化的時候,對自己負責的第一條,就是要主動學習,從而更新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體系。

一提到學習,我們很容易想到是看書或者參加課程,這樣固然很好,但我們常常可能容易忽略一個場景,就是在工作中邊做邊學。

創意領導力中心曾做過一個研究,提出了經典的70-20-10模型,這個模型告訴我們,我們70%的學習都是發生在工作中,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在工作中邊幹邊學,在和同事的非正式溝通中學習。

以前聽過一個說法“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不體現在工作的8小時,而是體現在工作之外的8小時”,這個說法可能要修正一下, 一方面是我們工作止8小時,更重要的是工作的8小時,常常是我們精力最旺盛的時間,而且也是面對真實挑戰的時候,如果這8個小時都沒有利用好,就有點本末倒置了。

1.2 五種策略

雖然都是工作8小時(現在大多不止),但每個人的利用程度是不同的,那如何讓我們在這8小時更加高效工作並從中學習呢?書中提到5種策略,分別是:

①成長式思維:把能力看成是可以不斷成長的,而不是出生時就固定的;

②留心觀察:主動調動自己的大腦資源,專注於當前所做的每一件事,讓我們時刻保持進步;

③培養好奇心:不是被動接受已有的答案,而是不斷問出正確的問題,並且不只是依賴搜索引擎;

④留出反思的時間:用反思整合你的經驗,讓學到的東西更加持久;

⑤敢於反向學習:生活在不停地變化,想要不被生活淘汰,我們就必須不斷地反向學習和重新學習。

這裏分享一個我在"留心觀察"上的一個體會, 我們大部分人都會在公司參加大大小小會議,我以前參加會議,會帶着筆記本電腦,總覺得這樣邊開會,邊處理文件,效率會比較高,但通常兩頭沒有兼顧到。

最近,我有意地只帶筆和紙,然後認真聽不同的人在會上的發言和提問,我發現自己聽到了很多以前沒有注意的細節,比如我能聽出有些人是在表達情緒,而有些人是在提建設性的意見,而也能發現一個看似和我無關的議題,背後可能對我的影響。

關於反向學習,書中的問題清單是個很好的自檢參考:

1.3 如何評估水平?

你會不會有這樣的一個疑問,就是在某個領域不斷學習,如何知道自己達到了什麼水平呢?

我一直很關心這個問題,因爲知道了自己所在的位置,就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所以書中強化了我對“專業評級”的認識。

我們知道在體育領域,可以用金牌、銀牌和銅牌來衡量專業能力;在鋼琴技能領域,可以用不同的級數來衡量;在音響評價領域,會用金耳朵、銀耳朵和銅耳朵來界定對音響的主觀評價能力。

書中給出了一般行業的專業等級的定義,你也可以作爲參考,梳理你自己專業領域的等級水平。

2 開放心態

除了邊學邊做外,書中提到的“爲自己負責”的第二個重要實踐是:開放心態。

我認爲用系統的思路看待我們個人發展是個很好的思路,因爲人天然符合系統的特性,對系統而言,有個重要的“熵增定律”,這個定律通俗地講,就是:

一個封閉的系統,熵總是增大或不變。而熵變大意味着混亂和無序,對應到生命體就是衰敗。

所以,作爲一個希望不斷髮展的個體,要保持不斷進步(熵減),首先就需要保持系統開放,從而讓系統能和外界發生交換。《延展力》中給出了7條建議:

①把自己看作一次精益創業:最簡化可行性產品,不斷獲取反饋,修正和調整。

②學習無人偵察機的能力:在面臨重大職業決策時,細節和全局都要考慮。

③有創造性地折騰:找出各種方法,突破循規蹈矩。

④驗證你的假設:你的工作做得越好,你就越容易忽視自己過時的危險。爲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你可以傾聽新手的聲音,假設不同意見者都有可取之處,以及學會風險對沖策略。

⑤主動尋求反饋:你得到的反饋遠遠小於你的需求,這一點不用懷疑,你需要主動走出去尋求他人的反饋,但注意要給反饋者創造一個安全的氛圍。

⑥留心尋找,到處都有機會。

⑦最先的選擇未必最好:第一個出現的機會往往不是最好的機會,所以在你進行職業調整時,請後退一步仔細思考。

這七條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②和⑤。

什麼是無人偵察機的能力?鏡頭拉近和鏡頭拉遠,通俗講,就是要能切換視野,既看到大局,也能關注到細節。

書中提到雪莉的故事,她因表現出色,公司給她提供了一個到總部工作的機會。

首先,她拉近鏡頭問自己:

我的職級會提升嗎?

我的收入會提高嗎?

搬家對家庭的影響有多大?

我會喜歡我的新老闆和新同事嗎?

我現在做到一半的項目會不會半途而廢?

在公司總部我能適應嗎?

如果我不接受這個邀請的話,別人會不會懷疑我對公司的忠誠度?

然後,她拉遠鏡頭看:

這個職位會成爲未來更大機遇的墊腳石嗎?

在這個職位上鍛鍊的能力能幫我實現職業生涯目標嗎?它們會起到什麼作用?

我有機會建立更強大的人脈,對我的整個職業生涯產生幫助嗎?

搬家會不會給我的家人帶來更多經歷、機遇和羈絆,讓我們一家終生受益呢?

公司的前景怎麼樣?總部的職業對我的未來發展有益嗎?

行業前景和全球商業局勢會怎樣發展?如果我接受這個職位,我未來的職場競爭力會增強嗎?

社會和政策的發展有沒有可能影響到我和這個職業的未來?

通過這樣的一個拉近鏡頭和拉遠鏡頭,雪莉沒有選擇去總部。這種判斷沒有對錯,但是能讓我們更加全面系統分析自己的處境,甚至有時還能拓展新選項,比如發現原來行業受到政策的影響很大,最好選擇說不定是換行業。

第⑤條:主動尋求反饋,讓我也很受啓發。

反饋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幫助修正或強化系統,比如我們運動,身體會反饋鍛鍊的效果,從而強化我們運動的習慣。但是,在工作中,我們這個系統常常收到的反饋是不足的,你可以想一下,你的上級多久給過你指導,或者對你的工作給予意見或建議,你的同事或下屬多久收到你的反饋?

所以,如果希望不斷優化你自身這個系統,就要主動尋求反饋,具體講,可以主動彙報自己的工作進展,從而獲得上級建議,可以主動詢問同事或下屬,讓他們給你提改善建議。

不過這裏需要有勇氣和耐心,因爲一般改善建議通常會衝擊到你的自尊和自信,畢竟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喜歡聽表揚,而不喜歡聽建議的,所以,主動尋求反饋時,更加需要有開放的心態。

總結

職業的要求在不斷變化,我們如何與其俱進?《延展力》提出了“延展”的概念,而延展的第一要務就是爲自己的學習負責,而學習的最佳場景是工作中邊做邊學,學習的最佳心態是開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