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天空一樣的開放和覺知

保持開放和覺知是什麼意思?老公問。

你剛纔罵那個人傻b很顯然就不是,我答。就像是天空和大海那樣,能夠包容一切。

人首先要學會保持開放。孩子們是很開放的,你看他們無拘無束,天性活潑,最後慢慢地被大家“教化”了,學會了恐懼害怕,學會了警惕,然後就慢慢封閉了自己。

要重新開放自己,變得毫無條件的開放,真的很難。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放下原本的那些成見,實事求是去看見,聽見。佛教裏有句話叫做“放下屠刀”,大概就是那個意思。我們太容易用自己的刀,去判斷去蔑視去拒絕去增恨,去殺戮。從而刀不再是保護自己的武器,而成了封閉和傷害的原因。

先真實地去看見、聽見事物本來的樣子,接納它的原本,就是一種中正的覺知。

要保持這份覺知,最最難的,還是對自己。在長大過程中,因爲經歷了太多,情緒的困擾是人開放最大的障礙。我們太容易因爲A而直接做出了B,比方說我老公看見對面開車的人不會開車而是慢慢地開從而阻礙了他快速通過某條路,他自然就罵出了傻b. 我們成了情緒的奴隸。

把這些情緒啊都放下,真的很難很難。但如果你願意慢慢來,花上十年二十年修煉,會越來越好。其中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冥想。

通過冥想體察自己的情緒,就像去體察身邊萬物一樣,學會客觀地觀察那些浮上自己心頭的想法,把自己當成看客,就會時不時有:“哦,你也在這裏”的感受。那些原本沉在水底下的感受,都一一來大腦的舞臺上做客,於是跟自己有了新的鏈接。

同時通過這不斷的練習,讓自己意識到了情緒模式,說不定能夠找到規律,從而更好地去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

老公輕輕地撫摸了我的手,表示親暱,也許還有贊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