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筆記

孩子能感受到跟父母之間存在某種關係,而且這種關係是自己認可的。這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特殊關係,一旦缺失,教養就沒有了根基。

人類發展心理學家把教養的根基稱爲“依戀關係”,這種關係決定了孩子的原生關係。孩子的依戀表現在:相信撫育者,相信他有能力照顧自己,可以與他親近,建立某種聯結。

孩子剛出生時,依戀的動力完全來自身體本能,嬰兒緊緊抓住父母不放,想被父母抱着。

如果嚴格遵循自然規律,嬰兒的這種依戀會逐漸變爲感情上的親近,最終演化爲心理上的親密。相反,如果缺乏依戀關係,無論是孩子還是父母內心的情感,都難以被對方認可和看見,孩子不接受父母,父母的教養也就無從談起。

建立原生依戀關係的六種形式依戀的形式,按照從簡單到複雜排序,共分爲6種。

形式一,感官上的親近這種形式的目的,是和依戀對象實現身體上的親近。孩子會通過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竭盡所能的和依戀對象保持接觸,感知對方的存在。一旦這種親近受到威脅或干擾,孩子就會發出警報,表示強烈反抗。

形式二,追求共性依戀的第二種形式,通常會在學步期表現出來:孩子想變成自己最親近的人的樣子。他會通過模仿,做出和依戀對象一樣的行爲或表情。對同伴導向的孩子來說,他們會模仿同伴的走路方式、講話方式、喜好習慣、肢體語言、穿衣打扮或其他行爲舉止。還有一種方法,也能幫助人們通過共性來實現依戀,這就是認同。具體來說,就是認同某人或某物,相當於支持或贊同此人或此物。

形式三,佔有和保持忠誠在正常發展的情況下,依戀的第三步形式也出現在學步期。親近一個人,就會心裏認定這個人是“自己的”。蹣跚學步的孩子有了依戀情感後,會把依戀的人或物當成只屬於自己的東西------這個對象可能是媽媽、爸爸、泰迪熊或自己的小妹妹。面對同伴導向的孩子來說,在處理同伴關係時,也會表現出非常強的嫉妒心,會試圖把同伴“據爲己有”,不允許他人介入。這種佔有慾可能會引起激烈的衝突。對很多青少年來說,“誰跟誰做朋友”堪稱是生死攸關的大問題。

形式四,尋求重要性依戀的第四種形式,就是努力讓自己在對方心中變得重要。

形式五,付出情感依戀的第五種形式,就是付出情感,即付出溫暖、愛和關切。對於感情強烈但又容易受傷的學齡前兒童而言,他們對情感的親密程度有着很強烈的渴求。通過付出建立起依戀關係的孩子,通常會很依賴自己的依戀對象。

形式六,渴望被理解依戀的第六種形式,是讓對方理解自己,實現最深層的親密感。這種方式通常會在孩子入學後表現出來。

從某種程度上講,這種方式與上一種方式有類似之處,只不過這種方式更側重讓對方在心理層面關注自己、瞭解自己。

以上六種依戀形式,如果順利發展的話,可以互相交織,擰成一條堅實的紐帶,讓我們即使在最糟糕的情況下,也能維護親密關係。

而同伴導向的孩子是很難成熟的,“故意逃避脆弱”是他們情感連接的本能。依戀同伴的孩子,從本質上講是不成熟的,所依戀的對象也是不成熟的。而且同伴導向的孩子互相依戀的方式往往是:感情強烈、不顧一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