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笔记

孩子能感受到跟父母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自己认可的。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特殊关系,一旦缺失,教养就没有了根基。

人类发展心理学家把教养的根基称为“依恋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孩子的原生关系。孩子的依恋表现在:相信抚育者,相信他有能力照顾自己,可以与他亲近,建立某种联结。

孩子刚出生时,依恋的动力完全来自身体本能,婴儿紧紧抓住父母不放,想被父母抱着。

如果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婴儿的这种依恋会逐渐变为感情上的亲近,最终演化为心理上的亲密。相反,如果缺乏依恋关系,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内心的情感,都难以被对方认可和看见,孩子不接受父母,父母的教养也就无从谈起。

建立原生依恋关系的六种形式依恋的形式,按照从简单到复杂排序,共分为6种。

形式一,感官上的亲近这种形式的目的,是和依恋对象实现身体上的亲近。孩子会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竭尽所能的和依恋对象保持接触,感知对方的存在。一旦这种亲近受到威胁或干扰,孩子就会发出警报,表示强烈反抗。

形式二,追求共性依恋的第二种形式,通常会在学步期表现出来:孩子想变成自己最亲近的人的样子。他会通过模仿,做出和依恋对象一样的行为或表情。对同伴导向的孩子来说,他们会模仿同伴的走路方式、讲话方式、喜好习惯、肢体语言、穿衣打扮或其他行为举止。还有一种方法,也能帮助人们通过共性来实现依恋,这就是认同。具体来说,就是认同某人或某物,相当于支持或赞同此人或此物。

形式三,占有和保持忠诚在正常发展的情况下,依恋的第三步形式也出现在学步期。亲近一个人,就会心里认定这个人是“自己的”。蹒跚学步的孩子有了依恋情感后,会把依恋的人或物当成只属于自己的东西------这个对象可能是妈妈、爸爸、泰迪熊或自己的小妹妹。面对同伴导向的孩子来说,在处理同伴关系时,也会表现出非常强的嫉妒心,会试图把同伴“据为己有”,不允许他人介入。这种占有欲可能会引起激烈的冲突。对很多青少年来说,“谁跟谁做朋友”堪称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形式四,寻求重要性依恋的第四种形式,就是努力让自己在对方心中变得重要。

形式五,付出情感依恋的第五种形式,就是付出情感,即付出温暖、爱和关切。对于感情强烈但又容易受伤的学龄前儿童而言,他们对情感的亲密程度有着很强烈的渴求。通过付出建立起依恋关系的孩子,通常会很依赖自己的依恋对象。

形式六,渴望被理解依恋的第六种形式,是让对方理解自己,实现最深层的亲密感。这种方式通常会在孩子入学后表现出来。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方式与上一种方式有类似之处,只不过这种方式更侧重让对方在心理层面关注自己、了解自己。

以上六种依恋形式,如果顺利发展的话,可以互相交织,拧成一条坚实的纽带,让我们即使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也能维护亲密关系。

而同伴导向的孩子是很难成熟的,“故意逃避脆弱”是他们情感连接的本能。依恋同伴的孩子,从本质上讲是不成熟的,所依恋的对象也是不成熟的。而且同伴导向的孩子互相依恋的方式往往是:感情强烈、不顾一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