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能不能看了再評

  近兩年發現一種不好現象,不論是影視作品,還是小說之類,很多評論者都是沒看就開評。

  一種亂捧的,評影視只說演員顏值,是隻看了劇照嗎?只要顏值夠好,怎麼都好。

  演技要看身形動作,要看細微表情,要看規定情境中的設定反應有沒有做好,怎麼能只看顏值呢?

  還不少人附和說,某某片子的演員都顏值高,期待啊;而某某片子只看演員就不想看。

  但是另一種黑的呢,無理由也要找理由黑。

  有些影視當中的演員顏值也可以了,但又會因爲扮相風格被差評,陰柔病弱些被批像太監剛割完,粗獷些被批傻大憨粗,樸素些又被批土醜老窮,誇張些則被批油膩做作……

  至於具體劇情當中,演員是否演出了人物情感,是否把對角色的理解融進自身了,根本沒人管。

  小說和故事類作品同樣有此種亂捧亂黑現象,捧的只管說一堆華麗的詞,半點不涉及內容,有些連男女主是誰都沒分清,就誇一堆說什麼人物塑造活靈活現。

  而開黑的,舉例黑某小說時,竟連基本人物關係也沒弄明白,把大姐二姐弄混了,路人提醒時,還好意思狡辯“把大姐二姐做的事弄混又怎麼樣?反正人物就是寫得討厭”。

  那本書,後續劇情裏,大姐二姐會有前面事情的反轉,弄混了劇情會亂,人物性格也難洗白,怎麼沒關係呢?

  如此,認真耐心看作品的人少,很多劣製作品就這麼被捧起來,又有很多好作品就被埋沒。

  現代各類信息太雜太多了,爲省時間,很多人是先看評再看作品,那麼發評論的人能不能真正看了作品再發評?

  不求細看,至少把大概故事線和人物關係弄清。

  (這類現象,某頭條、某瓣、某度特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