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从哪里来?

我们写作不能没有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素材,就如同没有米一样,无法煮出一锅香味扑鼻的米饭,那么,素材从哪里来呢?

1.从生活里来

写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素材就在生活中,就在那点点滴滴的生活里,关键在于你要有一颗善感的心,有一双善于捕捉的眼睛,更要有提炼观点,整合素材的能力。

2.从阅读中来

阅读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最好的途径,有人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读出来的。阅读能开阔我们的视野,拓宽我们的思维,我们可以读到别人的名篇佳作,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写作方法,领会他们的观点,学习他们布局谋篇的能力,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我最近在学习拆解文章,每读一篇文章,我都把思维导图画出来,学习别人文章的框架结构以及语言的运用,再和自己比较找到差距,进一步学习。

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优美的句子,有趣的情节,深刻的哲理时,我就抄在笔记本上,有空时就读一读,能记在心里的才能用到写作上。在领学生做阅读题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美文,我就反复诵读,把感悟写下来,我相信长期坚持下去,一定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3.写读后感

当读到好文章时,对这些文章进行赏析,并写出自己对文章的评价,这就是读后感,读后感,不是简单的抒发一下自己的心里感受,而是要能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它的写法,修辞手法等等。

这样做既能锻炼思维能力,了解文章的写作结构和写作手法,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写作时的构思,以后要多读多写。

4.记忆和背诵

积累的最终目的是记住。平时我喜欢背一些诗词,儿时背的很多现在还记得。如果这个习惯一直坚持下来,该有多好啊!那些源远流长的文化财富,对提升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以后我要和我儿子一起去背诵,利用早上时间多听,重复的次数多了,自然就背会了。

能拿来写的素材真的很多,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桌上摆的;自己、朋友、亲戚、同事、电影、电视剧、新闻热点事件等等。只要想写,总有可写的,有时候觉得写不出来,确实是懒的原因。

写作没有捷径,唯有多读多写,勤学苦练,方能锤炼出好的写作能力。坚持下去,加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