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与生活的深浅

最近喜欢的一件事情,是吃苹果。早餐吃苹果,午餐吃苹果,晚餐吃苹果。

中午做了无米炒饭,火腿、玉米、杏鲍菇。火腿这个东西,印象中跟什么都能搭,蒸煮炒炖均可。唯一的一个缺点,炒菜太咸,太咸,太咸。

上次用它和排骨、海带一起炖了汤,下次和鸡肉一起吧。

逛书城回来之后,觉得自己读的书有点浅了,却在今早,找到了反驳的理由。

在探寻内心和切身践行的意义上,读书无所谓深浅,因为最终,只有给自己带来改变的,才是真正读进去的。而,无论那些书多深,最终都是要回到生活的浅。

由浅入深,与由深入浅,是读书的两种方式,是相辅相成的渐进过程。同时,也映照着生活的两个不同侧面。

我们以为的生活很浅,试图从书里去寻找某种深,而后又回到生活的浅;

却不知,万千书与文字中描述的深深浅浅,终将回归生命与存在的浅,这何尝不是一种深?何尝不在代表着生活本身的深?这深,不见底,无穷尽,无极限。

我以为的,自己读的书有点浅,实则是,我一直在找寻可以践行于生活中的理性与冷静。因为这种践行,我不再盲目崇拜高深莫测,不再轻视看起来很简单的简单。

浅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吗?一定比不上深的东西吗?深与浅并列地代表了困难与容易吗?不见得。

浅显的道理,是简单的,但是不一定容易。

深奥的东西,看起来是困难的,但是不一定代表绝对的困难。

深奥的东西可以因为简化而变得容易,但浅显的东西只有更加简化才能变得容易。

就简化的增量上来说,深奥的东西可简化的空间比浅显的东西能简化的空间大得多得多,这也许就是简单的事情常常很困难的原因。

不是没有读过深的书,不是不能理解那些书的深度。有些时候只是觉得,原本可以用简单的方式陈述与表达的东西,不用让人那么耗尽心思与精力去理解、感悟,理解到最终,也还是那些简单浅显的道理。

不知道是我脑子变懒,变得懒于思考与理解,变得没有耐心与勇气去经历那些头脑与身心的文字洗礼,还是脑子经过淬炼之后得出来了某些可以称之为感悟的东西。

又或者,是我的近期经历,让我变得这般对书、对生活、对生命不再有那么浓烈的兴趣?

假若如此,我在面临着什么?丧失了什么?即将面临什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