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札記(9)——略析陰陽學說產生的根本原因

文/金子廣

相比較主流的道、儒、墨、法等學說和思想的產生,陰陽學說的出世似乎有點荒誕和離奇。

戰國末期,東方霸主齊國其學說和思想異常活躍。《史記》記載:

宣王,喜文學遊說之士,自如騶衍、淳于髡、田駢、慎到、環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爲上大夫,不治而議論。是以齊稷下學士復盛,且數百千人。

正因齊國君主的聖明和提倡,召集諸多知識分子,纔有思想家們在稷下的爭鳴和辯論。

但齊國之地,其民族有點與衆不同,恰如《漢書》所言:

多好經術,矜功名,舒緩闊達而足智。其失誇奢朋黨,言與行繆,虛詐不情。

《史記》也說:

······其俗寬緩闊達而足智,好議論。

可見,齊地之人,熱衷闊達高談,好議論,虛詐誇大。因其思想新異,想象奇特,故其言論多怪異,不近實情。

春秋戰國以前,關於“陰陽”的解說,關於“五行”的文字,是極其少的,即使有,也是平淡的。

但陰陽學說和五行思想的真正崛起是以騶衍爲代表的,《史記》記載:

齊有三騶子。其前騶忌,以鼓琴幹威王,因及國政,封爲成候,而受相印,先於孟子。

其次騶衍,候孟子,······騶奭者,齊諸騶子,亦頗採騶衍之術以紀文。

三騶皆齊國人,學識豐富,淵博睿智,好談闊論,尤其騶衍。面對齊國境地和國人,他著書立說,《史記》言:

騶衍睹有國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於身,施及黎庶矣。乃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始終》《大聖》之篇,十餘萬言。

這是騶衍著書的動機。其實,在他作書前,關於五行之說,就已經在民間流行,當初被一些知識分子所輕視,後來被儒生們提及,又和陰陽觀念相結合,解釋宇宙,測試人生,詮釋自然,從此其思想學說逐漸建立。

騶衍學說很怪迂,他借用民間知識,各種信仰,加之想象力,構成自己的學說。他的本意是“並世盛衰,因載其禨祥“,意思說是爲了盛衰、禍福而作的。

雖然他的十萬餘言,早已失傳,但”五德始終論“,卻散見於個古典書籍中,秦始皇統一天下,就採用此思想。

五德始終論,即五德相勝,這種哲學思想其實是一種宗教迷信,它和陰陽觀念交糅一起,就構成司馬談筆下的“陰陽家”了。

當然,這一學說不僅僅是依賴騶衍的,還有衆多的齊魯儒生和燕齊方士的共同努力和宣傳,才使的這一思想成爲中國古代重要的學說之一。


金之廣原創內容,謝絕他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