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沫包子

9月12号周未,天高云淡,惠风和畅,我和大张去人民街买肉(当然是借口)。

人民街,宝鸡人都熟悉的菜市场,这里历来是宝鸡人采购生活物资的主要市场,以前无论逢年过节还是红白喜事,蔬菜、水果之类的东西都来人民街买,可以说是最早的“一站式”综合市场。去年回归宝鸡后再去时,发现面向中山路的街口,立了一道写着“永兴巷”三个字的铁制门牌楼,以为走错了,将错就错地走进几百米,老店依然,新瓶装旧酒而已。

沿着粉饰一新的永兴巷往北走了百十米,一列长长的队伍吸引了我……“干嘛呢?这么多人!”

队伍之源是“豆沫包子店”,没有装饰的绿底金字招牌一看就属下里巴人之列,临街一口大锅,两屉包子,卫生条件显然不是那么令人心仪,但也不至于不堪。店面有两间,靠墙随意地放着几张桌子,后厨堆满了东西,有两个师傅在里面忙碌着。“这么不起眼的早餐店,凭啥让这么多人排队?”

“也许很好吃吧!咱也吃吃?”探索美食永远是生活的源动力,在吃的方面,我俩永远具有探索精神。

“羊肉包子1.5元/个,素包子1.2元/个,豆沫大碗5块,小碗4块”简单的三样,省去了选择性困难。每样来一份,还别说,这包子的味道绝对对得起排队的二十分钟,羊肉包鲜嫩滑爽却没有羊肉的膻味,素包子是韭菜豆腐粉条馅,但豆腐是油炸过的,吃起来比较焦脆,加上韭菜的清香,合适的调味,吃起来感觉很是独特,我甚至觉得比羊肉包还好吃。

豆汁,不是叶广芩笔下的老北京美食,而是一种类似于“胡辣汤”和“油茶”的食物,它不像胡辣汤那样刺激味蕾,也不像油茶那样油腻,总体而言,吃起来很“爽滑”。

一碗豆汁下肚,我好奇起这“豆汁”都有些啥?问邻坐的大姐,她告诉我是炒过的大米和小米,还说这家店在这个地方有四十来年,她隔三差五地来吃上一回。

我是不认可“炒过的大米和小米”的,因为我分明吃岀了豆渣的味道。幼时,物资匮乏,而外父家又是做豆腐的,我家的餐桌上时不时地会岀现豆渣:用小葱拌着吃,用辣椒炒着吃,和大米一同熬稀饭吃,那粗中有细的口感和淡淡的豆香是我终身难忘的。今天,在一碗豆汁中重温了记忆,那么,不管这豆汁具体是什么,我都称之为“豆渣糊汤”。

吃饱喝足,提着采购的食材沿二马路(己改名为曙光路)往回走,在汉中路对应的大台阶处,看到一块刻有“宝鸡市金台区重点历史纪念地  工合大华打铁社”的黑色大理石碑,这真是个了不起的发现,我从此知道了工合这个词,顺便也了解到了工合在抗战时期的历史。

走岀去,带上好奇心,让平凡的每一天都过得不平凡。

附:【工合运动_百度百科】https://mbd.baidu.com/ma/s/HVmeHhkv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