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治癒!畫風堪比宮崎駿,顏值與實力並存的兒童文學作品

現如今,很多家長給小學生選課外讀物都是以名著爲中心,以作品曾榮獲多少國際大獎爲參考,曾流傳多少年爲依據,從不考慮孩子的興趣和喜好。

這樣選書、購書的結局是,孩子對自家書架上的藏書熟視無睹。慢慢地,成了不愛摸書,不愛翻書,不愛讀書的孩子。

今天,我想給大家推薦幾本比較適合小學生閱讀口味的兒童文學作品。

它們既富有童趣和想象力,又蘊含着堅韌不拔的求真務實精神,還有親情的溫暖、友情的力量穿插其中,特別有利於孩子美好心靈的成長與茁壯。

01.用充滿奇趣的角度看待大自然:《貓的風工廠》

推薦年齡:6-12歲

最開始被它的顏值吸引,後來被它的內涵打動

這是一套顏值與內涵並存的童話故事。畫風堪比宮崎駿,文風輕鬆活潑,又蘊含深刻意境,是一部相當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

要想製造風,可不是憑空幻想就行的。貓們撿拾人們笑的時候從嘴裏掉落的笑聲碎片,把它和其他的造風原料混合在一起攪拌、切塊,最後,用一隻大鍋“咕嘟咕嘟”一煮,不一會兒就會冒出熱乎乎的蒸氣來,這就是風。

在這套書裏,風是有個性的,有溫度的,有思想的,有味道的,有脾氣的。

有時候,它是潮乎乎的,讓人難受的風;有時候,它是乾燥的,讓人止不住打噴嚏的風;有時候,它是“啪嚓啪嚓”會把工廠玻璃窗都吹壞的暴風;有時候,它是吹不起來的那種軟弱無力的風;有時候,它是盛夏纏繞在大圓罐的鐵皮階梯扶手上的溫度約50℃的熱風;有時候,它是三九天混合了西伯利亞大陸冰塊做成的零下寒冷北風;有時候它是奇奇怪怪的“小偷風”,它會拽下院子裏果樹上的所有果子,會偷走攪拌師哈克的帽子,還會偷走人們正在腦子裏想的事情……

關於製作風的重要原材料——笑聲碎片的表述,也相當有意思。

人的眼睛是看不到笑聲碎片的,但是貓的眼睛可以看到。笑聲碎片是一種像玻璃球一樣透明的東西,小的只有米粒那麼大,大的有橡子那麼大,大小各異;笑聲碎片的形狀多半呈圓形,還很好喫,貓們經常拿它們當糖果喫;笑聲碎片的味道各不相同,有的像蜜糖一樣香甜可口,有的像汽水一樣清清爽爽,還有的像紅豆沙一樣軟糯順滑,都有一種莫名會令人感到輕鬆愉快的味道。

但是,也有一些笑聲碎片是“有毒”的,它可能會讓食用者鬧肚子,也可能會操控貓咪們做出一些不可思議的荒唐行爲來。

比如正在認真工作的貓咪布拉利偷吃了一顆奇怪的笑聲碎片後,就產生了一個奇怪的念頭。

“喂——喂——別幹活了!”

它的手指尖突然癢得要命,開始不受控地亂摔東西。它的嘴裏開始冒出一連串奇怪的笑聲,它的腦袋老是不自覺地想惡作劇,僅僅摔碎玻璃瓶都滿足不了它要惡作劇的心!

因爲它喫的笑聲碎片來自綠色小鎮小學裏最淘氣的孩子曉曉。它被曉曉的笑聲碎片同化了。

想要解除魔咒也不難,打一個大大的噴嚏就可以了。

這套書共三小本,分別是《貓的風工廠》、《風工廠的祕密》、《風工廠的客人》。每一本書都由3個小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別出心裁,令人爲之動容。

❤️關於友誼:《貓的風工廠》

有一天,貓的風工廠裏來了一封信,是一位叫哈克的貓咪寫的。它懇求廠長僱傭它在廠裏工作。理由是“我比一般的貓力氣大,一定會對您有用的。”

廠長同意了哈克的請求後,哈克就開開心心過來上班了!

第一次見面,廠長對哈克很滿意。因爲哈克比一般的貓整整大一圈,身子很結實,看起來力氣也很大,很適合攪拌師的工作。“聲音也清脆有力,而且還很有禮貌。”

唯獨令人奇怪的是,貓咪一般都討厭戴帽子,哈克無論什麼時候總是嚴嚴實實地戴着一頂帽子。哈克從來不喫食堂裏用魚做的飯菜,每天喫自己帶的飯。

但是哈克把攪拌師的工作做得很好,而且性格活潑開朗,總是給大家講有趣好玩的故事,讓大家開心。甚至爲了讓同事們可以放心大膽地欣賞小鎮裏的玫瑰樹,自告奮勇去趕走貓咪們害怕的,一直蹲在玫瑰樹下的褐色大狗。所以大家都很喜歡哈克,整天都喜歡圍着哈克轉悠。

直到有一天,布拉利在風標本室裏發現了鬼鬼祟祟,企圖偷走暴風標本的哈克,尖叫着將事情原原本本告訴了廠長。從此,哈克揹負“間諜”的罪名,再也不敢來上班了!

沒有哈克的日子,大家都變得沉默寡言,垂頭喪氣。給大家帶來快樂的哈克,竟然是間諜,大家都不能接受這個說法,卻又不得不接受哈克畏罪潛逃的事實。

幸好,研究員雪幫忙澄清了:上次,哈克幫我把烏鴉趕走了,它不可能是烏鴉變的間諜;它還利用強風製作了捕鼠器,幫助大家減少老鼠搗亂的困擾;去風標本室是經過我同意的,並非私自行爲。

戴帽子的就是見多識廣,愛講故事的哈克。

把哈克趕出工廠的“罪魁禍首”布拉利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連忙飛奔出門,準備請哈克回來。結果,它發現了一個更爲驚人的祕密——哈克不是一隻貓,而是一隻狗。

“哈克是一條每年都盼望着花開的狗。”但是爲了讓膽小的貓咪們可以安心欣賞玫瑰樹,每次都刻意迴避了。

僞裝成貓咪進入風工廠工作,不是爲了偷竊造風技術,僅僅是希望有機會和貓咪們成爲朋友。

“哈克,對不起。原來你是我們的朋友呀!”

大家敞開懷抱,接受了真正的哈克。哈克回到了風工廠,繼續擔任攪拌風源的工作了。廚師長佩羅利還專門爲哈克在菜譜上加了一道新菜——奶油烤菜。

看了這個故事,內心滿滿都是溫暖。友誼就是以真心換取真心,以真情換取真情。真正的友誼,不會只計較個人得失,而是會更多地爲對方考慮和付出。

❤️關於理解和寬恕:《風工廠的祕密》

這本書裏,我最喜歡的是《圓罐和管道的祕密》。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新員工小夏帶着奴魯魯去工廠最高的圓罐子頂部玩耍,不慎跌落造風罐子的故事。

剛開始掉進黑漆漆、靜悄悄、冷冰冰的罐子裏時,兩個小傢伙都嚇壞了。

它們找不到方向,找不到出口,還要擔心生產完成的風隨時會灌進罐子裏。“這一整晚,我們說不定都會像洗衣機裏的衣服那樣,在罐子裏‘咕嚕咕嚕’地轉個不停。”

在管道里來回穿梭幾趟後,它們終於找到了安全出口。正得意洋洋地歡呼時,卻看見了廠長氣得發紫的臉。

“就是因爲你們兩個,今天的造風進程不得不中止了。”

鑑於兩個孩子吊兒郎當的工作態度以及玩鬧引發的嚴重後果,廠長當場發飆,“這次絕不能原諒你們兩個,今後你們再不許踏進廠裏半步。”

這時,廚師長佩羅利出現了,他給兩個傷心的孩子送來了熱乎乎的魚貝湯。還說造風工作已暫停,要求兩個孩子再去一趟罐子裏。

小夏和奴魯魯滿臉疑惑,在佩羅利一再肯定下“這是我拜託你們的”,才擦乾哭腫的雙眼,繼續鑽進管道。

根據佩羅利的指導下,它們在一根管道的門後順利找到了一大堆紅彤彤的果實——冬草莓,並帶了回去。

可是廠長從外頭回來,看到小夏和奴魯魯沒遵守約定離開風工廠,非常生氣,“我不是跟你們說過,不許到廠裏來了嗎?”

“是我把它們叫回來的。”佩羅利沒有勸說廠長直接原諒兩個孩子,而是一聲不響地拿出了它和廠長共同的童年記憶——冬草莓。

原來,冬草莓是廠長小時候進管道探險時首次發現的。

“我們也曾經和你們一樣鑽進那根管道里玩,那個時候啊,我們真的很快樂。我竟然都忘記了。不。或許是自己覺得不該想起吧。”

懷念起童年的時光,一向嚴肅的廠長也變得柔和起來,最終選擇了原諒和寬恕。“就這一次,下不爲例。”

這個故事既充滿童趣,又意義深遠。它告訴我們,每一個大人的心裏,都住着一個天真爛漫的孩子。每一個孩子,最終都會長成大人。

❤️細節決定成敗:《風工廠的客人》

這個故事裏,印象最深刻的小故事是《風工廠裏的小螺絲釘》。

風工廠要進行大掃除了,所有的機器都被關上了總開關,停止了運轉。

爲了防止在清洗和重裝過程中遺失零部件,機器上所有的螺絲釘和齒輪都被標上了號碼。每個號碼對應的螺絲釘形狀和分類信息都記在一隻叫虎助的貓的筆記本上。

奴魯魯作爲一隻個頭嬌小的貓咪,平時只能承擔確認攪拌機有無裂痕和擦洗攪拌機邊角這樣的工作。這次由於布拉利的推薦,他有幸得到了組裝衝壓機的鍛鍊機會。

然而,在虎助告訴它有關切刀的詳細安裝程序時,奴魯魯卻因爲剛喫完飯困得要命,根本聽不進虎助叮囑的半句話。只有在虎助加重語氣時,才慌里慌張地回覆,“明白了。我沒問題的。”

迷迷糊糊的奴魯魯就這樣一邊打着瞌睡,一邊開始了衝壓機的安裝工作。它根本沒有對照表格確認所有螺絲釘的固定。它太困了,所以根本沒有心思覈對。

因爲奴魯魯的開小差,原本試行機器運轉時所生產的微風變成了力量強大,速度驚人的暴風。

暴風在廠裏“大鬧天宮”:大風呼嘯着把工廠的玻璃“嘩啦嘩啦”撞了個稀巴爛;把所有的螺絲釘都鬆開了;工廠各處懸掛的橫幅全都被“唰啦唰啦”地揭了下來;奴魯魯被風捲起來,差點被丟進了攪拌機;虎助的筆記本被風吹飛了,差點被吸到銀色的管道里;每刮來一陣風,貓們都會抱着腦袋發出一陣慘叫。

而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是因爲衝壓機上少了一枚固定切刀用的877號螺絲釘。

“你一個人的疏忽會拖累大家的。”

作者通過研究員雪的口吻告誡孩子們,凡事都要謹慎小心,不要馬虎大意。大家一起合作完成一件事,要想成功,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細節都要認真把關,再三確認,防止因爲疏忽,導致所有人的心血白費。

因爲我們每個人都是必不可少的螺絲釘呀!

02.在黑暗中尋找希望與自由:《隧道的森林》

推薦年齡:6-12歲

《隧道的森林》是一部有時代感,有力量感,自帶光芒的兒童文學作品。

作者角野榮子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代表作有“魔女宅急便”系列、“小妖怪童話”系列,其中《魔女宅急便》被改編爲由宮崎駿執導的同名動畫電影,深受人們喜愛。角野榮子曾獲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大獎、野間兒童文藝獎、小學館文學獎等,並憑藉對兒童文學的傑出貢獻,成爲了2018年國際安徒生獎作家獎得主。

在這裏,很想跟大家講一下國際安徒生獎的含金量。

國際安徒生獎是由國際少年兒童讀物聯盟開設,並以童話大師安徒生的名字命名的國際兒童文學大獎。國際安徒生獎的獲獎者沒有地域限制,並且只授給一生爲兒童文學創作竭盡全力的兒童文學作家。獲獎者一生只能獲得一次,一旦獲得,就擁有了終生榮譽。它是全世界兒童文學的最高獎項,素有“小諾貝爾獎”之稱。

認識了這位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家,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她的這部作品。

這部作品主要講述的是,在戰亂和家園摧殘的陰影籠罩之下,小女孩伊子始終保持面對艱難生活的勇氣與希望,善良與真誠,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孩子關於生命的領悟,對於戰爭的厭惡,對於和平的嚮往。

“隧道也不會一直都是隧道,一定會有出口的。”

整本書讀下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一句話。這句話是主人公伊子的爸爸對她說的。

從故事內容和思想層次上來說,這句話是一語雙關的。

一來,伊子每次去上學,都要獨自穿越一條黑漆漆的森林隧道。

二來,人們飽受戰爭之苦,每天飢一頓飽一頓,還要面對隨時隨地面對可能會失去生命的危險,失去親人的痛苦。就像活在暗無天日的隧道里一樣。

作爲一部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書中的景色描寫總是細緻入微,心理描寫細膩動人,很適合小學階段的孩子朗讀和模仿。

“小路被樹木遮得嚴嚴實實。路旁長滿了樹,像立着兩堵厚厚的樹牆。這些樹裏,既有粗大的樹。也有細細的樹;有長得筆直的樹,也有互相纏繞在一起的樹。還有樹枝從上面垂落下來,看起來就像老妖精的頭髮一樣。”

這是一段景色描寫,寫出了這條小路年代之久遠,樹木的數目之衆多。將樹枝比喻成“老妖精的頭髮”,生動形象地傳遞出了伊子對這條小路的恐懼和害怕。

“我每天上學和放學的時候,都得經過隧道。雖然我總是屏住呼吸奔跑過去,雖然每次都是同一條路,可是每次都很害怕。因爲每次樹木搖動的聲音不一樣,有時是尖銳的聲音,有時是水滴落的聲音。而且,我總覺得像是有人從深處死死地盯着我。樹木微微地傾斜着,看上去就像是隧道在不斷地縮小。萬一出口突然不見了,被關在這黑漆墨黑的鬼地方,該怎麼辦哪?我這樣的心情,根本沒人能理解。大家一定會笑話我,不過就是一個樹的隧道嗎?有什麼可害怕的?有什麼大不了的?對,樹不過就是那樣長在那兒嗎?可我不管怎樣小聲嘀咕,隧道仍是不慌不忙地喘着粗氣,像是要把我關在黑暗裏。”

這一段心理描寫特別細膩,有層次感。

有視覺上對森林隧道的恐懼——“黑漆墨黑”、“樹木微微傾斜着,看上去就像隧道在不斷地縮小”。

有聽覺上對森林隧道的恐懼——“尖銳的聲音”,“水滴落的聲音”。

有對獨自走森林隧道的恐懼——“我總覺得像是有人從深處死死地盯着我”,“萬一出口突然不見了”。

既爲沒人理解自己而難過,又不希望害怕獨自穿越森林隧道的心理被旁人看穿——“我這樣的心情,根本沒人能理解。大家一定會笑話我,不過就是一個樹的隧道嗎?有什麼可害怕的?有什麼大不了的?”

對於伊子來說,戰爭是殘酷的,是可怕的。

因爲戰爭,她被迫離開深愛的奶奶,隨繼母去荒郊野地生活;因爲戰爭,她最愛的爸爸生了難治的尿道疾病,受了嚴重的燒傷,讓她擔憂不已;因爲戰爭,爸爸不能時刻陪在她身邊給她以鼓勵,她只能每天咬牙獨自穿越黑漆漆的森林隧道去上學,還要學着幫繼母分擔照顧弟弟的壓力。

沒有戰爭的日子纔是令人嚮往的,纔是充滿甜蜜和幸福的。

“圓圓的太陽在天上笑着,就像春天最早綻放的,只開一朵花的蒲公英那樣。我也曾經有過那樣魔術般閃亮的日子啊!可沒過多久,媽媽死了,戰爭開始了。”

黑暗的隧道貫穿始終,它見證了伊子的成長,看着伊子從一個膽小懦弱的女孩子成長爲勇敢大膽的女漢子。

除此以外,書裏還有許多關於親情、友情的細膩溫情描寫。

日本詩人古川俊太郎寫過,“所謂現在活着,是鳥兒展翅,是海濤洶湧,是蝸牛爬行,是人在相愛,是你的手溫,是生命。”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不能感同身受伊子當年所遭受的苦難與擔憂,但我們可以通過這部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與她相遇,與她相擁。

希望孩子們讀了這幾本書,能從中汲取生活的信心和愛的力量。學會停下腳步,細心傾聽身邊的聲音,學會低頭看路擡頭看天,用心觀察身邊的萬物。學會愛我們身邊的人,學會珍惜,學會善良,學會在逆境中涅槃重生。


注:圖片源於實拍。

本文由茶茶說道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作者簡介:持有語文教師資格證的全職寶媽,愛孩子,愛文字,愛做夢的80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