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思考-2(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为什么产业振兴排在了五大振兴的首位?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解决不了肚子问题就无法再谈其他精神追求。

现实乡村的落后,我亲眼所见。在2017年至2019年间,我先后去了新疆的岳普湖县、吉木乃县、托里县、阿合奇县、乌恰县、阿克陶县等南北疆的多个县域,走访了其中的农牧民家、农业合作社、当地的生产企业。调研中发现当地农牧民的收入来源普遍单一,而且生产力不高。比如种红枣,有些地方农民是让枣“自然生长”,不修枝不收拾,只是浇浇水。这样种出的红枣品质当然一般,而且产量也不高。所以,原始方式劳动的背后,就是落后和贫困。

我们国家已经实现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偏远地区的农牧民都搬进了新居,村里乡上最好的建筑是幼儿园和学校。从更有思想、更有资源,城市下沉来的“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给村里带来了新的观念、新的产业规划和新的希望。

最近我去走访了于田县、洛浦县、且末县、乌什县,发现当地的产业规划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地因地制宜,各有各的振兴之道。

在于田县,当地大力发展纺织服装加工业,通过招商引资,已建成8个片区工厂,村级卫星工厂38个。每一个片区工厂均为上万平方米面积,可接纳工人上千人。工厂配有托儿所,职工食堂。曾经的低收入青年农民,如今都成为了产业工人,技工能手。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她们在宽阔的厂房,听着特别带劲的音乐,加工着一件件出口、内销的服装鞋帽。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都无法相信,许多知名品牌的服装都是从这里生产出来的。

在洛浦县,当地的“假发”和“假花”产业也在如火如荼快速发展中。

用招商引资的方式,依靠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的落地,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就业问题。他们在这些工厂就地就业,不仅比原来在地里干活收入高,而且不再风吹日晒,所以这些年轻人是很乐意的。

让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将原本在他们手中的分散土地实行流转,集中到更有经验,更善于生产管理的种养殖大户中,村集体合作社中,进行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化生产,就能实现更大效益。

看过《褚时健传》的人都知道“第一生产车间”,田间地头就是工业企业原料生产的第一车间。用数据化、标准量化的工业化方式科学管理农牧业生产,才是我们国家农业生产全面升级的根本。

在且末县,当地为了发展绿色有机红枣,保持住纯净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全县没有引进一家工业企业。而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想方设法从文化和旅游的角度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探索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而在乌什县的依麻木镇托万克麦盖提村(7村),当地村民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局驻村“访惠聚”工作队的帮助下,因地制宜,由原来粗发的玉米、番茄等低经济作物种植转向高附加值的食用菌产业。

从2017年初步试种,到2021年全力发展,现在的7村,不仅有黑木耳、香菇、猴头菇、茶树菇、平菇这些常规品种,试种的灵芝也已经培育成功,更高价值的菌类品种即将大幅提升当地经济收入!


自从食用菌产业在7村、在依麻木镇发展起来后,当地的老百姓渐渐腰包鼓了起来,部分村民已经买上了小轿车,还带着全家玩起了自驾游。

7村不仅在田间地头大力发展一产,还投资建成了一座AAA级国家旅游景区“柒村生态园”。未来的7村,将有机会从农旅、文旅、康养、示范培训、电子商务等多领域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依靠多种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出乡村振兴的示范标杆!

乡村振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是必须因地制宜将当地的产业发展兴旺起来!只有有了造血系统,才能谈其他更多振兴。

墨竹观点、原创思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