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的阿拉伯水烟馆——阿治曼记事

文/龙秀

阿联酋的风景,很有治愈性,只要看上一眼就醉了,即便有再多的烦忧,也会不击自溃。华美的建筑风格,绮丽的别墅群,有牵动灵魂的诱惑力。

我胆虽不大,但也不小,对于有关人格尊严的事,都不是小事,处处都会小心谨慎。而对于闯世界,看风景,我的心,瞬间激发出一份匪气,恨不得拥揽所有天下美景。即便是刑法严酷的阿联酋,照样敢进,敢闯。

出国前,身边有人劝阻我说:一个人出国,能行吗?一定要当心啊!遇到啥事都得靠自己,没人帮你。我心想,有什么可怕的,只要和生命无关的事,对我来说,都不算是大事。

来到阿联酋,没想到,还真有两个地方,让我这敢闯敢拼的贼胆(妈妈说的),也觉着有些忐忑。一个是迪拜的红灯区,另一个是随处可见的“大烟馆”。

在阿联酋的几个酋长国中,唯迪拜有合法的红灯区。阑珊的夜色下,街边随处可见三三两两闲聊的女人,她们到也不像古装剧里的青楼女子那么招摇,她们不魅,不妖,也不浪,陷在街景里,显得极其平常。几个外公司的朋友,特意带我们到这花花世界来开开眼。来到红灯区,我没敢下车,我担心被兽眼误猎,刺激出一份耻辱感。

“大烟馆”在我心中的定义,以为是鸦片战争时期那种。我还一度纳闷过,在这么富裕发达的国家,怎么还允许这祸害存在。我经常用怀疑的眼神,看着那些高贵俊朗的阿拉伯男人。他们身着白色拖到脚面的长衬衫,悠然的进,从容的出。再看“大烟馆”关着的大门,就如同看见他们黑缎般胡子上那对大眼睛,那么阴森森深不可测。只有那芭比娃娃般的长睫毛,还扑闪着几分活跃的灵动。

阿联酋这两个地方,一直是我最忌讳的地方,也一直虐着我那颗掩藏着,极力想跑出去看世界的贼心。即便路过,也离远远的走。似乎,走到门口,里面就会冲出食人的饿虎猛兽。

只到有一次,周末去皮革公司,无意间和侄女他们聊起此事,这才知道,原来“大烟馆”,不是我想象中的鸦片烟馆,只才一解我心中的困惑。

我说的“大烟馆”,是阿拉伯的水烟馆,水烟里含烟丝极少,它是有烟叶、水果,麝香、冰片、蜂蜜为主的传统秘方配制而成。有苹果、草莓、哈密瓜、柠檬、薄荷、香蕉、桃、荔枝等20多种水果口味。

抽一盅水烟大约要半个多小时,相当于十几根香烟时间。但里面的毒素,只是一根香烟的百分之几,尼古丁和焦油的含量几乎为零,不会对人体构成危害。吐出的烟雾在空气中弥漫,散发着水果的香甜味。具说吸水烟还有行气活络、开窍醒脑、健脾安神,清热解毒等诸多功效。

水烟壶制作精美,壶身一般都用玻璃、钢或陶瓷制成。上面镶嵌着金、银、珊瑚等名贵材料。壶身像一个玻璃瓶,底座用来装水。可以清洁喷出的烟灰,起到过滤尼古丁的作用。烟碗放在壶身上,用来盛炭灰。碟子上面是一个装烟草的杯状小碗。碗上盖着一个圆锥形的帽子,它使火苗不会被风吹灭。烟管连接着壶身,一个壶可多插几个烟管,也可多人共用。烟管末端的烟嘴,一般都用上等的琥珀雕成。许多人在各个不同地方的烟馆,都留有自己的水烟壶,很讲究的人都随身带着烟嘴,这样很卫生。精美的水烟壶,不仅可以作为工艺品,当成礼物送人,还可以作为装饰品,摆放在家中。

水烟起始于800年前的印尼,由椰壳与空竹管组成,当时用于吸入旧式黑香烟,后渐渐在阿拉伯兴起。在中东地区,尤其是在奥斯曼帝国阶段的土尔其,水烟曾一度被当作是“民族舞蹈的公主和蛇”。随后逐渐风靡整个阿拉伯,被阿拉伯人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抽水烟对于阿拉伯人来说,是释放心情的一种方法,也是闲暇时最愉快的一种享受。社会各界人士都喜欢去抽水烟,成了新一代有志之士的时尚选择。也是阿拉伯人斯文,高雅的一种生活方式。目前,在美国、欧洲等国家渐渐开始流行,很多年轻人,都成了水烟的“战俘”。

听侄女说,水烟馆不仅是男人的天堂,也有不少女人去那里。她年轻,好奇心强,还跟着朋友一起去阿治曼海边水烟馆,去体验过一次。她只吸了一口,就像醉了酒那样飘飘然,晕乎乎。她本就不会吸烟,也就没敢再吸第二口。即使会吸烟的人,不经常吸水烟,也只能吸到一半就醉到不行。吸水烟时间长了,很容易上瘾,水烟的瘾比普通香烟的瘾要大得多,它的诱惑力让人难以抗拒。

阿治曼海边水烟馆外,摆放着一排排整理的躺椅。晚上,很多喜欢吸水烟的阿拉伯人,都来到此处,有穿长白衬衣的男人,还有些许披黑纱的女人。他们静静的躺在躺椅上,面朝大海,吸着水烟,听着涛声,让那颗醉意朦胧的心,随美丽的夜色,尽情享受,尽情释放,敞开遐想。

难怪阿拉伯一位小说家在文章里这样描写:“腾云驾雾间,水迷烟醉中,经典的时光恍若倒流,回到了遥远的过去。”据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埃及文豪纳吉布·马哈福兹的创作灵感,就来自于吞云吐雾的水烟中。大仲马在小说《基督山伯爵》中, 也详细地描写过水烟。

看来,吸醉了水烟,就如同喝醉了酒,让人飘然欲仙,醉生梦死。我们中国古代就有许多大文豪,因酒醉而诗兴大发,才思喷涌,写出一首首千古名句。前有刘伶嗜酒不羁,诗意逍遥,被称为“醉侯”。后有李白一斗诗百篇,诗性豪迈,被称为“酒仙”。李清照也是一代酒中巾帼,她虽不胜酒力,但以词寄情,也可称之为女酒仙。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杨泽民的“为伊一醉酒颜红。”更成为千古佳句。再加上陶渊明、阮籍、怀素、白居易、杜甫、欧阳修、苏轼等等,他们都被诗酒情怀浸润着,一首首诗句,流淌在温柔的记忆中,吐露出醉人的清芳。所以说,中国的很多诗词歌赋都是在酒坛子里泡出来的。

而西方媒体也评论说,阿拉伯知识分子的思想,就装在他们的水烟壶里。让阿拉伯的水烟,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升华。可以想象,水烟的诱惑力,以及让人痴迷的程度,和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美酒好有一拼。

其实,无论是烟,还是酒,过量都会伤人,没有绝对的安全性。但上瘾的人,就像爱生命一样爱着它。只要喜欢,无论生死,他们从容不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