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婚姻,無交流無愛無夫妻生活,何去何從呢?

其實你若是用心去做個調查,不是這樣的夫妻很少。

人到中年的婚姻,就像住慣了的老房子,對它有多深的感情,真沒幾個人能夠說得清楚。多少年來,是它溫暖了自己、陰庇了自己。能談到感激之情的並不多,反倒很多人覺得,也是它限制了自己、拘束了自己。

於是,婚姻成了一種狀態,無喜無憂,無愛無恨。既沒了更多的溝通,也沒有各執一詞的吵鬧,夫妻生活嗎,早沒了。

彷彿白開水一般,耐喝卻不一定期盼。什麼原因呢?是習慣了。

多年的習慣養成了一種無慾無求的惰性,表達嗎?也做那麼一點,逃離呢?當然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於是乎,就這麼不慍不火地捱着,何時是個頭,好多人也並未想到什麼頭,就不多費力地維持着此種狀態。

常見常新的夫妻有多少?

舉案齊眉、相濡以沫的夫妻呢?多在影視作品中、文學典籍裏了吧。

原因有一下幾點:

1、喫的五穀雜糧,過得波瀾不驚。

大千世界,芸芸衆生,又有多少不是庸俗的靈魂?!

一個人能徹頭徹底認識到自己的都少,更別說認識別人了。如果您做這樣的提問,對方有你非他不嫁或非她不娶的理由嗎?恐怕此問題能夠問住絕大多數的人。

因爲婚姻的偶然性,和婚姻的侷限性導致了人們的也許差不多。非要找到那個實在合適的人,比登天還難。或者可以這樣說,人們當初選擇結婚對象時候,一直是懵懵懂懂的。

所以,過得波瀾不驚,相安無事,倒屬於正常了。

2、婚姻的侷限性。

適婚年齡,啥都不懂。啥都懂了,木已成舟。

這是一部分個人成長明顯了人的感慨。所以,女人的三觀穩定,大約也得三十多歲,男人呢?更晚,需要到四十歲時候吧。

人在不經歷好多事情以前,說實話是什麼都不懂的。我這裏側重於人情世故,偏重於社會上的摸爬滾打,包括成功與失敗的經驗。

所以,讓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孩兒選擇對象,男孩兒也一樣,女的往往可能側重於對方的經濟能力和長相,男的呢?可能會側重於對方的長相性格和家庭情況。

這些都是有失偏頗的,人們的彎路卻代代要走。

所以,二婚的人,可能纔會選擇更接近於自己的對方。

3、孩子的侷限,面子的困擾。

您可以想想,一個和您生活了二三十年的人,性格愛好、各方面能力和情況,甚至包括談吐睡姿、打嗝放屁都瞭如指掌的人,您不是沒意見的。您當然也懂得他(她)的不滿和感受。

苟且敷衍過着,不是因爲珍惜孩子,就是由於面子需要。

吵吵鬧鬧、大動干戈,離婚或者有外遇。都是相當耗費精力的事兒。

更有甚者,你即使再有機會選擇,又能有清晰的目標嗎?又能夠如願以償嗎?

這些事兒,大多中年人都曾想過吧。

4、有趣的靈魂在哪裏?

事實證明,消磨兩個人激情的,並非見天的吵鬧,而是白開水一樣的生活。

人們還有個通病,在年輕而有條件的時候,選擇了安逸和穩妥,在平淡乏味時候卻沒了選擇的條件。

是默默地適應了和另一個人的生活,而不是尋找到那個彼此愉悅的人。

二十多歲結婚的時候,執行結婚事宜的是你們兩個,所代表的思想呢?卻往往可能是彼此背後的父母,拿上一輩的婚戀觀念去執行下一輩人的婚姻。

所以,追尋生活的快樂,尋求人生的意義,變成了一句空話。

人們都憧憬有趣的靈魂,越是中年人,心裏越渴望這些。儘管有可能達到了別人眼裏的幸福標準,諸如有房有車有別墅有存款,兒女出息,妻子賢惠(或丈夫事業有成)中年人的生活卻總有沉悶單調乏味的一面。

穩妥,是最無趣的事兒。

第一,別看很多人覺着中年婚姻無聊乏味。假如真的有機會改變,大多人仍會選擇現在的樣子。

因爲什麼?他們怕變動,他們不願意動盪不安的生活。

所以,忍着唄。

第二,借用心理醫生的做法。

當你有憂慮時候,給你製造更大的憂慮,那麼當前的憂慮便會無關痛癢了。

當你有憂慮時候,讓你優越的方面在別人眼裏放大,你有了成就感,也不不關乎心裏的憂慮了。

用你不如意時候來對照現今,你便會幸福滿滿、感恩連連。

貌似心理醫生什麼都沒做,你卻感覺大爲改變。實質卻是,他幫你騙了你自己。

第三,充實自己,燃起生活目標。

對愛情充滿過高的期望,無異於浪費精力。不知道這是哪家的名言,被我引用到此。

人的一生,除了愛情、除了婚姻,還是有很多有意思的事兒的。所以,何去何從呢?是你選擇怎樣安排自己時間的事兒。

固然肚子餓和眼睛疼是兩碼事兒。並且,肚子不餓也不一定能夠解決眼睛疼的事兒。但是,人總能夠精力轉移呢。

爲什麼這樣說?真的感到婚姻單調乏味的人,早就勇敢地突破現狀,選擇自己的新幸福去了。

關鍵是人心沒盡,貪戀的太多了。

作者阿尚青子

圖片源於網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