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3|品味諸葛亮識人“七觀法”

這幾年識人用人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自己卻沒有深入研究過,大多數時候是靠印象或者主觀感覺。這裏面也就難免出現紕漏,出現各種想不到的問題。比如,有的人看起來老實,卻有“犯上作亂”的“反骨”。有的人看起來機靈,卻沒有是非觀。有的人固執己見,不知變通。有的人,嘴上說的好聽,遇到困難比誰跑的都快。有的人,人前一套人後一套,你得勢的時候,他瞻前馬後,你失勢的時候他立即跟你劃清界限。有的人,酒後亂性,比他爹都厲害。有的人,說話跑火車,說十句,一句也做不到。有的人,見利過三分,看到小雞都要捏出一個蛋來。等等,不一而足。那麼,在衆多人中,如何選拔?的確是一個難題。

有一個領導給了我幾點提示,一是要給對方舞臺,讓其在不同場景中接受檢驗,看看其展現。二是要讓自己在不同情勢中,看看對方態度與看法。三是要多學習,學習認識人與事的方法。

我在這個過程中,也做了很多思考,翻閱了諸多識人理論方法,最後比較後,還是覺得諸葛亮的識人“七觀法”講的更爲透徹。這個方法值得反覆品味,更值得在實踐中去應用,去探索。

諸葛亮的七觀法,問是非觀志、窮辭辯觀變、諮計謀觀識、告禍難觀勇、醉酒觀性、臨利觀廉、期事觀信。具體如下:

1、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2、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

3、諮之以計謀而觀其識;

4、告之以禍難觀其勇;

5、醉之以酒而觀其性;

6、臨之以利而觀其廉;

7、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這個“七觀法”是出自三國時期諸葛亮的《將苑·知人篇》。原文:夫知人性,莫難察焉。美惡既殊,情貌不一,有溫良而爲詐者,有外恭而內欺者,有外勇而內怯者,有盡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間之以是非而觀其志;二曰,窮之佔辭辯而觀其變;三曰,諮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四曰,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六曰,臨之以利而觀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翻譯過來,大概就是說,世界上沒有比真正地瞭解一個人的本性還要困難的事情。每個人的善、惡程度不同,本性與外表也是不統一的。有的人外貌溫良卻行爲奸詐,有的人情態恭謙卻心懷欺騙,有的人看上去很勇敢而實際上卻很怯懦,有的人似乎已竭盡全力但實際上卻另有圖謀。

然而,瞭解一個人的本性還是有七條辦法的:用顛倒黑白的方法詢問對某事的看法,以考察他的志向、立場;用激烈的言辭故意激怒他,以考察他的氣度、應變的能力;就某個計劃向他諮詢,徵求他的意見,以考察他的學識;告訴他大禍臨頭,以考察他的膽識、勇氣;利用喝酒的機會,使他大醉,以觀察他的本性、修養;用利益對他進行引誘,以考察他是否清廉;把某件事情交付給他去辦,以考察他是否有信用,值得信任。

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所以,很多事情,是需要反覆其道,才能夠形與神俱,形成深刻的認識,才能將別人的理論變成自己的認知能力。期望自己在今後的企業治理歲月,學會識人察人,在事上練,成就該成就的人,淘汰該淘汰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