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寫作?當寫作成功定律出臺時,請再問問自己的心

爲什麼寫作?答案很多,不外乎有兩大類。

第一種:爲了生活生存、爲了成爲作家、爲了名利雙收、爲了實現財務自由,這是超現實主義的想法,也一直被人視爲是功利主義的想法。

我們決不要貶低有這種想法的人,因爲每個人都要活着,需要養家餬口,需要喫飯穿衣住房與養育子女和贍養老人等,沒有錢寸步難行步履維艱。所以,爲了掙錢去提筆寫作並不可恥,反而很實際、不虛假。

第二種是純粹地愛好,想用筆端記錄生活書寫人生,對於爆款與流量絲毫不感冒,用一種很佛系的心態去自由創作。

這種人需要有個基礎條件,她本身不愁喫不愁穿,不用交房貸與車貸,養育子女與贍養老人也沒有經濟壓力。然後,可以隨意地隨性地寫,管它有多少閱讀量,從不關心與在意自己的文字能夠變現多少錢。

這種人估計有個富爸爸,儘可啃老揮霍一生;或者有份好工作,輕鬆躺賺千萬金,仍有餘力與雅興來提筆碎碎念。

我確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是屬於第一種人。

而第二種人則爲人間極品,不食人間煙火,估計是神仙與天之驕子可以辦到。

當然,很多寫手是介於第一種與第二種之間,既不迫切地要求寫作賺到錢,也不會純粹地只講情懷。

這些人往往是通過一段時間的寫作,看清了寫作賺錢不易的真相,只能理性地承認差距、接受殘酷現實。

想賺錢又賺不到,想放棄又捨不得,把寫作當成雞肋一樣,心存夢想,慢慢澆灌,萬一哪天就會實現了呢?這應該是很多自媒體寫作者最真實的內心與狀態吧。

英雄不問出處,不管是來自何種初心,只要能順利抵達寫作成功彼岸的,便都是人上人與勝利者。

那麼,何爲寫作成功呢?它有具體考量的依據嗎?

考驗與衡量寫作是否成功,在這個匆匆忙忙與物慾橫流的世界裏,似乎只有一個辦法:你成名了嗎?你獲利了嗎?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既然活在這個世界上,就逃不開名利場。

如果默默無聞不成名,窮困潦倒無獲利,你寫得再多與再好,還有什麼用處呢?還有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嗎?你敢指望你的作品能流芳百世,一千年以後再被追認爲經典之作嗎?

在這個車水馬龍、日新月異的社會里,一個人的優秀與卓越會瞬間被淹沒在汪洋大海中,會即刻化身爲廢墟與塵土的。等我們死去了,世界將對我們的一切清零,很快就不會有人再惦念我們。

世界的殘酷是超乎我們想象的。我們唯有掌握當下,讓寫作立竿見影與立見成效。

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整體來說,我還是更偏向現實主義的,也不否定對寫作的初心是懷有功利雜念的。

昨天,從網絡平臺上了解到一件事。

一所大學的新媒體創作班,課堂作業是每位同學註冊一個新媒體賬號,到期末時該賬號粉絲達5萬與變現3000千元,爲本學科及格。

此消息一出,網絡上的意見褒貶不一。

有人說,這是理論聯繫實踐的做法值得推廣。既然選擇了學習新媒體創作專業,就必須通過實際操作去提升專業能力,把真實的新媒體賬號做大做強,方能體現出夯實與過硬的專業能力。

有人則反對,認爲這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噱頭,難道學習金融專業的人必須要賺到多少錢才能專業及格嗎?難道學醫的學生必須要醫治好多少病人才算不掛科嗎?

一種新的事物出現,勢必引起雙方意見的激烈爭論,相信最後會有一個符合社會發展潮流、能夠客觀存在的答案或結果。

讓一個學生把一個新媒體賬號在一個學期內經營到粉絲5萬與變現3000元,真的不是很容易,也極具挑戰性。

相信做過新媒體創作的人,會更加明白箇中辛苦。

我們要思考的是,爲什麼新媒體創作專業能力的考量辦法,就是增粉與變現的數據。

只有賺足龐大的粉絲羣體與大把的錢財變現,才能證明我們擁有優秀的創作能力嗎?

如果是,寫作成功與否的判斷依據就是成名與獲利,沒有什麼可以異議的。

就像衡量一個人的成功與否,是看他是否掙到了很多錢,是否當了很大的官。

這些判斷與考量的辦法,是來自於當今社會當代人價值觀的產物,普通人或者少數人的反對是無效的,也是無法去更改的。

對於一些內心純淨且對文學虔誠的作者,這一切是悲哀的。

我們看到在這個浮躁與喧譁的社會里,只有狗血劇情與譁衆取寵的文字才能盛行與當道,每一個嚮往純粹文學的人心裏都在滴血,可又能怎樣呢?

可又能怎樣呢?

當頭條平臺上微頭條盛行狗血故事時,你要不要去寫?

當百度平臺上社會新聞搬運當道時,你要不要去寫?

當懟人罵人與提出批判意見可以吸引眼球時,你要不要去做?

當某一公衆人物成爲輿論的大風浪時,你要不要去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