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窗:淮水之濱識循吏

        近日隨河南雜文學會一行到淮濱採風,我收穫之一是認識了“循吏”一詞。

        當然得從孫叔敖說起。孫叔敖,蒍氏,名敖,淮濱縣期思鎮人,春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楚國名相。司馬遷《史記·循吏列傳第五十九》列其爲第一人。“循吏”之名即此出現,後被《漢書》、《後漢書》直至《清史稿》承襲,成爲正史中記述那些重農宣教、清正廉潔、所居民富、所去見思的州縣級地方官的固定體例。司馬遷將孫叔敖列爲循吏的核心理由是“奉職循理”,“可以爲治”,即奉公盡職按原則行事,可以用他做榜樣治理好天下。古代重農,一般認爲官員的政績首要在於發展農業經濟,其次是教育,再次是理訟。孫叔敖“施教導民”得“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緩禁止”,得“吏無奸邪,盜賊不起”;“秋冬則勸民山採,春夏以水”,故“各得其所便,民皆樂其生”。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恐怕是他的治水之功。

        淮水之患久,孫叔敖在出任令尹前,“決期思之水,而灌雩雩之野”,即帶領當地人民興建水利工程,灌溉農作物,這項水利工程,就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芍陂”(今安豐塘),它的出現,大大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增強了國力。     

        孫叔敖還善於疏通上下言路,使世情得以上聞,上令得以下達。比如楚莊王更換小幣爲大幣,百姓用起來很不方便,造成市場紊亂,孫叔敖上朝如實稟告,並請楚王“遂令復如故”,市場得以恢復。楚王認爲高大的車利於駕馬,想改變楚地坐矮車的風俗,準備下令把矮車改高。孫叔敖說:“臣請求讓鄉里人家加高門檻。乘車人都是有身分的君子,他們不能爲過門檻頻繁下車,自然就會把車的底座造高了。”楚王答應。過了半年,上行下效,老百姓都自動把坐的車子造高了。

        由此可見,要想成爲“循吏”,必須有能,有智慧。但這兩條也需建立在另一基礎上,即:德。

        孫叔敖少年時,曾遇兩頭蛇,時俗認爲見此蛇者必死,他想:要死只我一人,不要再叫旁人看見。於是,他斬殺了這蛇,埋入山丘,其品德爲族人讚佩(出典見《賈子》)。《史記》載他“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地;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即可看出,孫叔敖淡泊名利,爲官只求盡職盡心而無悔。

        因此後人一般認爲“循吏”是“良吏”,爲好官。不過,也有人將之作爲“庸官”,比如作家劉遠舉在《項俊波的能吏與循吏辯》中說:“所謂循吏,指的是遵循爲官的法理制度,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與此相對應的是能吏的概念,指那些熟悉爲官之道,卻不墨守陳規,長於解決棘手疑難問題,推進改革的官員。顯然,項俊波算一個能吏。”他的依據是司馬遷在《自序》裏說,循吏是“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無稱,亦無過行”。

        在筆者看來,太史公在《自序》中的話跟《循吏列傳》正文有所不同,只是爲了區別《酷吏列傳》,因爲“酷吏”其實也是清廉能幹的,只是太傲氣,剛愎自用。《循吏列傳》中的孫叔敖、子產、公儀子、石奢、李離,要麼清廉剛正,治國有方,要麼自省而捨生取義,實在跟不求有功搭不上界。而《酷吏列傳》中郅都、張湯、尹齊等人,在任時,也都非常清廉,親戚的饋贈從來不接受,熟人的請託也從來不答應,身後都沒有太多的財產。他們與循吏的區別,在於前者循規蹈矩,求實穩健,又不失計謀,考慮蒼生百姓;後者唯聖上的旨意是從,皇上想打擊的人,他想法治倒;皇上想釋放的,他長久拘留不處理而慢慢等待轉機。在這種作派下,酷吏的下場往往都不是太好,他們樹敵太多,最終也難逃被打擊迫害的命運。劉遠舉先生把循吏與能吏對應,恐不是太史公之本意。

        亦有人把循吏與清流(或曰“清議”)對舉。依據是明代張居正之言。張說:“這當官呀,有多種當法。有的人沖虛淡薄、謙謙有禮,遇事三省其身,雖不肯與邪惡沆瀣一氣,卻也不敢革故鼎新、勇創新局,此種人是清流,眼中的第一要務是個人名器,其次纔是朝廷社稷;還有一種人,大瑜小疵,身上有這樣那樣的毛病,讓人家一揪一個準,但是他們心存朝廷,做事不畏權貴、不必禍咎,不阿諛奉上,不飾僞欺君,這種官員叫循吏。我們只要循吏,不要清流。”

        這裏的循吏,其實就是劉遠舉先生所說的能吏,又近似於史太公筆下的“酷吏”;而這裏的“清流”,卻是劉元舉筆下的“循吏”:實在是有點亂。

    今天,我們看待官員,不妨以法律條文來區分其合格與否。當下改革更加深入,需要有膽識有魄力的領導:但公職人員行政和執法的前提是依法,就知道,我們國家需要的仍然是孫叔敖那樣的循吏。他們必須站在人民的立場上,爲人民着想,爲人民服務,依法行使權力。制定計劃或處理問題時,既積極主動敢擔當,又能夠在合法的基礎上適度考慮風俗民情,才能造福一方,爲百姓所稱道。

    在淮濱小城,這個循吏第一人的故里,我們參觀淮河博物館,感受濱河之土古老的文明,感受淮河兩岸勤勞淳樸的民風;我們流連於方家湖溼地,看鳶飛蘆茂,水天相接,芳草萋萋;我們驚異於紡織工業區,讚歎潔白的纖絲,精美的花紋,創新的科技:我們品嚐剛出爐的金黃的手撕麪包,香甜酥脆的各式麪點……有一種欣慰和祝福充溢心間:循吏常在,人民安康。


(正文2008字)寫於2018年

已收入《五百里水路一座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