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魚草紋青花釉裏紅皮殼無法可仿的本質特徵,跟仿品比較

要人鑑定古瓷,先要學會鑑定人,人鑑定錯了,鑑定觀也跟着錯,藏品也跟着錯,辛苦錢也跟着打水漂。

那如何來鑑定人呢?

我個人的觀點是這樣的:第一種人是以古瓷的文博知識作爲古瓷鑑定的依據,這種人是古瓷鑑定的外行,沒有抓住古瓷鑑定的實質。

第二種人以古瓷文博知識,再加中國的歷史學,政治史,美學史,道教史,佛教史,倫理史等跟鑑定無關人文作爲古瓷鑑定依據。這種人是古瓷鑑定的外行中外行,離古瓷鑑定的實質越來越遠,大腦是越來越糊塗的。

第三種人是在前兩種人知識的基礎上再加上其它知識,如價格知識,刑偵學知識,講故事知識,玄學知識,來源知識,營銷知識,心理學知識等等作爲鑑定依據。這些人離古瓷鑑定的實質越來越遠,把鑑定搞得越來越複雜,離鑑定真理越來越遠。這些人更是外行中的外行,大腦糊塗到極點。

第四種人是普通的行家,常規檔次,常規環境,常規皮殼,常規老光的古瓷他們憑經驗和感覺是能猜對的,但不知其所以然和理性的看懂古瓷。他們中有一些人很驕傲,自以爲是,井底之蛙,夜郎自大,認爲自己所有的古瓷都會鑑定,官窯器和國寶民間基本沒有,只有博物館有。他們的藏品往往是老,普,殘,這些人似懂非懂。

第五種人是由普通行家演化而來,他們想玩精品和官窯器,從而想鑑定技術突破和升級。但很可惜很可惜,他們突破的方向和力的作用點錯了。方向上沒有抓住古瓷鑑定的實質,功也不用在古瓷鑑定的實質上。他們把第一種人,或第二種人,或第三種人的知識當作鑑定知識,從而使他們似懂更非懂,但這些人對外行藏家的危害性更大。

第六種人也是由普通行家演變化而來,他們爲了搞民窯精品和官窯器,取得最大收藏利益,必須使自己的鑑定技術升級到最高級別。他們選對了正確鑑定古瓷的突破方向,功力全用在古瓷的實質上。他們研究古瓷各種檔次皮殼的特殊本質特徵,又研究它們的共有特徵;各種環境皮殼的特殊本質特徵,又研究它們的共有特徵;各種年代皮殼的特殊本質特徵,又研究它們的共有特徵;完整器與殘器皮殼的特殊本質特徵,又研究它們的共有特徵;最後,他們研究出所有古瓷皮殼的共有特徵———老光!這就是科學鑑定古瓷的實質,它拋棄了一切跟鑑定無關的人文知識,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簡單了不能再簡單,高級了不能再高級,智慧了不能再智慧,它………………

第六種人的古瓷鑑定觀使藏家個個都能很快學會鑑定。

該件瓷器屬於出土老傳世,中性光包漿,所呈現無法可仿珠光寶氣的本質特徵。

圖3、從極小極小點反射光看,光澤密度緊,聚光,微硬亮,微油,微溼,微厚,呈縱橫不規則排列的瑩潤光澤;從小塊面的反射光看,微油,微溼,微硬亮,呈獨立結晶狀帶韌性變化的瑩潤光澤等。

圖4、仿品。從青花部位點和小塊面的反射光看,光澤密度不夠緊,不夠硬亮,散而不聚光,極小極小點糊在一起沒有獨立結晶狀,不瑩潤等。

圖5、從青花部位點和小塊面的反射光看,古瓷皮殼產生的珠光寶氣老化特徵和老光特徵比較明顯。

圖6、仿品。從青花部位點和小塊面的反射光看,比較乾澀,沒有古瓷皮殼產生的珠光寶氣老化特徵和老光特徵。

圖7、從青花部位點和小塊面的反射光看,古瓷皮殼所呈現無法可仿珠光寶氣的本質特徵比較明顯。

圖8、仿品。從青花部位點和小塊面的反射光看,光澤比較乾澀,無古瓷皮殼產生的珠光寶氣熟光特徵。


圖9、從青花和釉裏紅的部位看,點和小塊面的反射光所呈現古瓷皮殼產生的本質特徵比較明顯。

圖10、仿品。從青花部位點和小塊面的反射光看,沒有古瓷皮殼表現的本質特徵。

圖11、從青花部位點和小塊面的反射光看,聚光,密度緊,起油,起凍呈縱橫不規則排列獨立結晶狀,微厚帶韌性變化的瑩潤光澤等。

圖12、仿品。從青花部位點和小塊面的反射光看,這件瓷器一般功力不夠的人容易上當,看起來似乎很老,但仔細看光澤密度不夠緊,不硬亮,沒有獨立結晶狀,不瑩潤等。

圖13、從釉裏紅的部位看,古瓷皮殼表現的熟光特徵比較明顯。

圖14、仿品。從青花部位點和小塊面的反射光看是新光。

圖15、從青花部位點和小塊面的反射光看,古瓷皮殼所呈現的厚嘟嘟起凍帶韌性變化的瑩潤光澤比較明顯。

圖16、仿品。從青花部位點和小塊面的反射光看,沒有皮殼所呈現的珠光寶氣熟光特徵。

圖17、從釉裏紅部位點和小塊面的反射光看,古瓷皮殼所表現無法可仿的珠光寶氣熟光特徵比較明顯。

圖18、仿品。從青花部位點和小塊面的反射光看是新光。

圖19、從青花部位點和小塊面的反射光看,古瓷皮殼產生的無法可仿珠光寶氣本質特徵比較明顯。

圖20、仿品。從點和小塊面的反射光看,沒有皮殼所呈現的熟光特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