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孩子輕鬆養成好習慣的祕訣——積極關注

王咪的兒子8歲了,經常不洗手就喫飯,睡前也不刷牙,還挑食,只吃肉不喫蔬菜。王咪想了很多辦法,比如主動刷一次牙就獎勵一塊錢,不喫蔬菜就不準和小朋友玩,甚至還讓醫生叔叔告訴他手上有很多細菌,不洗手喫飯肚子裏就會長蟲子。開始還有一點點用,但很快又恢復如前。你是不是也發現糾正孩子的壞習慣很難呢?那有什麼辦法嗎?

湯維的《成長型養育》以幫孩子把每一個問題化作成長的機會爲核心思路,針對孩子在成長中的各類問題,給父母提供了很多讓孩子不斷突破自我侷限的方法,當然也包括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習慣。

現在,就讓我們先來看看孩子的習慣是怎麼形成的吧?

無論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的養成,都和養育者的關注相關。

小華七歲的時候,住在舅媽家裏。舅媽家住在一個大的四合院,差不多有十戶人家,院子裏有三個公用水管。夏天的一個週末,小華感覺很熱,就打開水龍頭衝腳。舅媽看見了,就在屋子門口大聲喊“大妹,不要用水衝腳,這是公家的水,不能浪費了哈!”小華一邊答應着,一邊再衝衝,然後跑掉。過幾天,小華又去衝,舅媽就又喊。再過幾天,小華又去,舅媽又喊。在那個夏天,小華就這樣樂此不疲地用涼水衝腳。

這是爲什麼呢?

因爲在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渴望得到大人的關注,無論他自己是否意識到。舅媽家裏有三個孩子,舅舅和舅媽工作都很忙,根本沒有時間管她。只有在她沖涼水的時候,舅媽纔看見了她。而她因爲舅媽的關注,這種行爲得到了強化。

對於孩子來說,行爲沒有好壞對錯,關鍵是看能不能引起大人的注意和反應。那些引起了大人關注的行爲,就可能慢慢變成一種習慣。

既然,習慣的養成是關注引起的,那麼我們怎麼樣做可以幫助孩子形成好習慣呢?

一  高質量的陪伴,減少孩子尋求關注的負面行爲

記得有一次心理學講座上,老師問我們一個問題:一個家裏有三個孩子,老大學習成績好,老二乖巧聽話,老三會怎麼樣?“調皮搗蛋”  我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因爲每個孩子都會盡自己所能去獲取父母的關注。即便這種關注是負面的,是打罵,也比忽略好。爲了減少孩子通過負面行爲來尋求關注,作爲父母的我們可以主動去關注孩子。

在《成長型養育》一書中,作者指出父母只要每天能抽出10~15分鐘的時間,專心致志,一對一地高質量陪伴孩子,並給予及時的反饋,這對孩子來說就夠了。重要的是在這個時間裏,你真的要發自內心地對你的孩子感興趣,這樣他纔會感覺到你對他有興趣,纔會感覺到被愛和被支持。當孩子能定期得到來自父母健康積極的關注時,他們就會減少那些負面的尋求關注的行爲。

除了定期的關注,在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時,及時看見他的正面行爲,積極反應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  關注孩子的積極行爲,及時肯定和反饋

美國兒科學會和美國心理學會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公式:關注+積極行爲=更多的積極行爲

關注一個人的積極行爲時,可以激發這個人開始更多的積極行爲。

青青三歲的時候,有一次和其他小夥伴分享自己的玩具,她的媽媽看見後,很開心地說:“我們家青青好大方。”青青也很高興,以後就經常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給其他人,爸爸媽媽和其他孩子的父母也都經常誇她。她這個行爲得到了強化,後來成爲一個愛分享的人,擁有了良好的人際關係。

小勇小的時候,在院子裏數數,數到9就又調回去從頭數,弄了幾次,突然靈機一動,數到10,這時在院子裏的大人聽見了,都說他好厲害。小勇感覺很開心,就繼續往下數。過了幾天數到99,又在此突破,數到100,又獲得滿堂彩。這種不斷被關注和鼓勵的行爲,讓小勇從小就喜歡學習,後來成了村子裏的第一個大學生。

對積極行爲關注可以激發更多的積極行爲,養成好的行爲習慣。那對負面行爲呢,要剋制批評教育的衝動,給予忽視或轉換表達方式,這樣就會減少不良習慣的養成。

三  孩子的負面行爲,換一種表達方式或(和)忽視

當孩子有不良行爲的時候,我們總會很自然的說:不要這樣,不要那樣,這樣是不對的,那樣以後就有你苦頭喫之類。這種表達方式呢,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不被接納,被否定,甚至不被愛。當一個人感覺不被愛的時候,是很難改變的。但如果把這種表達方式換成“我希望你做什麼”這樣的指令,孩子更容易接受和改變。另外,三歲以前的孩子呢,其不良行爲可以忽視。

舉例來說:王咪希望兒子能夠每天刷牙,不建議說“你要是不刷牙,牙齒都會爛掉。”而可以說“你要是刷牙了,牙齒就會又白又健康。”又比如說,有小朋友想玩小紅的布娃娃,小紅不願意,不建議媽媽說:“你要是不拿出來,就是小氣的孩子。”可以說:“媽媽希望你可以把布娃娃拿給小朋友玩一會兒,願意和人分享的孩子,大家都喜歡。”

當我們想讓孩子有個好習慣的時候,最好的方法不是去批評或懲罰,而是要關注孩子的積極面,並及時反饋。對於不良的行爲要有策略的表達你的希望。最後,要牢記對孩子的關注是最重要的。

其實對大人也是一樣,我們想要改變一個人的時候,首先是停止抱怨,其次是積極關注他的好,並給予肯定。這樣他就越來越會成爲我們期待的樣子。因爲,只有當一個人感受到被接納,被愛的時候,他才願意改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