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放下束縛》讀書筆記及練習十二

1學習內容,感想和體悟

今天我學習了《放下束縛》這本書的“平等交流”這一章。

這裏講了真正的平等,還有假象平等、齊頭式的平等 。

不平等的交流是如何發生的。

以及如何真正做到平等的交流。

真正的平等指的是依照每個人的年齡,成長背景,不同的性別,差異的能力與性向,用相稱的方式來對待,這纔是所謂的真平等。

文中用染髮的故事和上網的故事來說明不平等的交流是如何發生的。

不平等的交流,大人壓制孩子的要求與渴望,阻斷交流,會讓孩子產生情緒的壓抑與心靈的受傷。

2收穫和進步

其實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在上演有關染髮的故事、上網的故事這樣的“親子大戲 ”。這一章的學習,讓有我意識的覺察和看清發生在自己和他人身上的這些真相。

染髮的故事是:因爲學生看到老師染了頭髮,覺得漂亮,也想自己像老師那樣好看。老師的理由是因爲他的身份是老師,可以染髮。學生注重外表打扮會分心,等長大了纔可以染。這個學生最後很生氣。

通過這則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大人是孩子的鏡子。孩子的審美、世界觀和評判的標準都是來自於大人的一舉一動。孩子們活在當下,活在此刻很現實。

而大人們往往活在未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藉口或者是理由。

從文中我們可以看出,由於大人對孩子的不理解,對未來的期盼 ,以及按照自己心目中的尺度來要求孩子。這讓孩子覺得受到了限制,妨礙了他們的發展 ,感覺缺少理解和尊重,缺少了人文關懷和愛,澆滅了他們的心中希望。


上網的故事:是因爲孩子在網絡中獲得了成就感,所以說他很喜歡上網。但是突然有一天他的母親就禁止他上網。孩子說爲什麼以前我上網都可以,爲什麼今天不可以?母親說,今天是今天,以前是以前。我是你媽,就得聽我的!態度非常的強硬。

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大人拿自己的權威來壓制孩子。大人隨意的制定規則,又隨便的更改規則,這讓孩子覺得人與人是不平等的。而且也會讓孩子不明白什麼是真正的規則,彷彿大人說了算就是規則 。大人無視規則,可以隨意更改,而孩子必須隨時隨地都要聽大人的。孩子們沒有真正的規則可以遵循。這讓他們覺得世界是混亂的,無序的,不安的。

尤其是當父母這樣對孩子的時候,讓孩子覺得不被尊重,不被愛 。


我學習到如何真正平等的與人交流,以下次我自己的總結。

第一點,先有一個合適的態度(對對方的尊重) 。

第二點,要有人文關懷(理解) 。

第三點,基於以上兩點 ,再與對方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第四點,基於以上三點,才能做到平等的交流 。

3今天的練習

女兒因爲升入初中,到了新的學校。一切都是新鮮的 ,回來滔滔不絕講述着學校裏的事情,還有和同學們之間發生的故事。她爸爸覺得有點浪費時間,不要談論這些東西了,要學習一些東西,或者鍛鍊身體,不好嗎 ?

我提示先生他要了解環境,瞭解女兒的內心 ,女兒正在適應新的環境,在學習和鍛鍊與人交往的能力,這項能力與學習文化知識都很重要。我們對待孩子要理解充滿人文關懷。先允許接納,尊重每個人都感受 ,看到每個人的需求,對待孩子也是一樣。給她時間和機會,讓她適應,讓她享受這種新的變化與同學們的美好的互動。也聽她嘮叨,也與她分享 ,適當的時候,跟她提出自己的希望和需求,督促女兒和她一起進行文化知識的探討與學習,讓她慢慢的有一個這樣的轉換。

家長們總是急於達到自己的目的,就會使出各種手段,有的時候,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覺得擰巴不舒服,當他們的感受不被尊重的時候,他們也許就會顯得不那麼配合,這個時候家長就會冒火了,忍無可忍 。所以教育孩子是磨練家長耐心的好機會,是給我們再一次成長的好機會。

每一個人都需要人文關懷,都需要有被尊重、被重視、被關注、被愛的需求。

讓我們讀懂自己,讀懂他人,真正的理解“人 ”的發展和需求,充滿人文關懷的愛自己,照亮他人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