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川西行——都江堰古镇闲逛

户外川西行——都江堰古镇闲逛

一直很想去川西的四姑娘山看看,恰好看见户外群里有去四姑娘山的行程,便试着问了老伙伴,以为她去过,谁知她居然一口同意,我真有种惊喜莫名的感觉!

这已是我们第5次一起出行了,第一次长江三峡,第二次南疆,第三次厦门,第四次瓦屋山(看雪景),第五次便是四姑娘山了。而且有4次都仅是我们二人同伴,每次约她出行,几乎都是一拍即合,不仅如此,我们出行一切都高度合拍,除了我的拍照技术有待提高,其他都非常完美。

6月12日~13日,跟户外美途去了川西,当然主要是去四姑娘山。

第一站,我们到了都江堰的一个古镇,去之前,群里的伙伴们都说没必要去了,古镇都差不多,没啥意思。其实去了之后还是觉得值得,虽然,都江堰我已去过两次,其他不少同伴去过的次数更多,但这个古镇我还真没去过。

这个古镇在都江堰旁边,叫灌县古镇杨柳河,隔一座廊桥(南桥)和都江堰景区相连。

我们一入古镇,看见里边有哈罗单车,便果断扫上一辆,我们骑着车儿,在杨柳河附近骑了个来回,附近的大街小巷也不放过,一见好景,便停车慢赏,还不时摆拍。可以说我们骑车游古镇,真有种优哉游哉的惬意!我们肯定比大家逛的地方更多,拍照时间也更充裕,也不怕赶不上我们的旅游专车,骑车一下就到!

这个古镇虽然也有打造的痕迹,但与其他古镇还是很不同,主要是格局比较大气,即便很多属震后重建,毕竟有久远的历史,仿建也是有据可依的。

首先建筑都比较高大,我们主要在杨柳河附近闲逛,周围的建筑大多三五楼高,很多就是居民住宿,临街都是古旧色木墙木窗,配以尖尖的飞檐翘角,貌似也颇有几分年代感,当然也看得出一些现代气息——建筑太规范干净了,缺少一点老旧的生活味道。

杨柳街入口有个很气派的牌门,旁边一条小河当街流淌贯穿,不太清澈的河水哗哗向前,估计水量大的缘故。临河两岸皆精细的石栏杆,河上有很多座石桥连接两边街市,我印象深的一座名叫“大官桥”,貌似直白了点,少了点含蓄的雅趣。

杨柳河两岸,垂柳依依,花草艳丽,树木茂盛。各种店面应有尽有,吃穿用度一应俱全。整个古镇,感觉游人并不多,我们在石板街上骑行,畅通无阻,过石桥,穿小巷,上下自如或服装店瞅瞅,或艺术店望望,或手工店看看,或河边茶桌旁坐坐。渴了,停下来喝口水;饿了,揹包里有零食解馋;高兴了,拍个照,合个影……总之,在这里让人感到很放松,心情也格外舒畅。

街上,隔不多远就有铜制雕塑,带故事情节的,栩栩如生;还有不少砖石壁雕,都清一色黑白图案,立体的,很生动直观;我们还看见好几处大石头摆件,走近探寻,发现像是都江堰里的出土,看得见粗砂石头中间的木桩,摸一下,才知早已石化成化石了,这才是久远历史的产物!

我们在大街小巷骑行,发现很多小吃摊,小吃店,大多红辣的颜色,很诱人,我们吸取教训,怕路上肠胃不好不便停车,只好咽着口水忽略而去。我们一些游伴颇有口福,当街端着大海碗(大碗)吃着香喷喷的油辣面条,还让同伴拍上一张发在群里吊大家胃口,顺便搞笑……

杨柳街尽头,是连接都江堰的南桥,也是一座二层廊桥,砖木结构,非常有气势。估计这个是个古物,老旧的色彩,擡眼一望,雕梁画栋,飞檐翘角。走进廊桥,木栏杆、木地板、木墙壁,木壁雕,很有沧桑感,像要穿越历史似的。临栏眺望,自都江堰流出的河水汹涌奔腾着逐渐远去,这就是造福整个川中平原的都江堰水利之一分支吧!

现如今的杨柳河街区,可能没有古代那么繁华热闹了,但天然的地理优势,把沿河两岸的生活滋润得无比安逸,人们在此筑室而居,闲暇饭后,去杨柳街散散步,坐在河边吹吹风,可能也是相当舒服惬意之事吧?

虽然,唐风宋雨已成过去,但在这里,川西风韵犹存,历史得以延续,文化得以宏扬,加上如今人们满足时尚的生活,却可以一直独领风骚,这也是一座城市最有味道的地方和最真实的存在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