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慰藉》听樊登读书小感

无意中看到樊登读书的采访,,看到他的一段访谈,虽然不完全准确,有点心灵鸡汤之嫌,但还是觉得说的挺对。摘录如下——只要你足够的勤奋,所有的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人生之败,非傲即堕,勤则百病皆除,就是我有一百个不是,我性格也不好,我的智力也不高,勤则百病皆除。往往那些老实巴交的人,为什么一生当中人生都没有变化,因为他有懒惰的一面,他可以非常勤奋地每天早上四点钟起来下地去干活而驼背,身上全是被风吹日晒的皮肤,但是他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动脑子不愿意改变,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能够做到忠,能够做到信,能够做到努力工作,但是就是不能够做到自我批判,然后不断的学习。叫做——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由视频知道了樊登其人,知道了樊登读书会,知道了一个人只靠摘录别人书中的文字与思维导图居然会吸收那么多的会员,心甘情愿把他打造成超级富豪。之前基本没怎么听过摘读的书目,由于好奇下载了樊登读书的APP,赠送了七天的免费会员。决定这七天突击读读看效果,这么多人喜欢认可应该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听的第一本是他推荐的一个英国人写的《哲学的慰藉》,之前没怎么看过哲学书籍,——因为看不懂。听了这本摘读六个哲学家介绍之后,觉得哲学其实和生活真是相差不远,或者说哲学就是孕育在生活之中的,连这么有名的哲学家都会碰到自己所遇到的痛苦,并承受比平常人更多的打击,那么对普通人来说确实是一种慰藉。准备以后有机会买本实体书再好好读读。

苏格拉底:对与世不合的慰藉,如果你生不逢时,如果你和你活得这个时代有很多的冲突,产生大量的痛苦,那么你应该读一下苏格拉底的故事。

伊比鸠鲁:享乐主义。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人活着就是为了快乐。快乐清单上只有三样东西:友谊,自由,思想。为什么这个社会上人们还在追求更多的东西?伊比鸠鲁的观点是,因为人们对于我们不理解的需要,昂贵的东西看齐来好像是适当的解决办法。

塞内加:挫折必不可少,所以每一个人都要做好准备。智者什么都不会失去,万物皆备于他一身。智者没有什么好失去的,智者是自足的,如果他因疾病或战争失去了一只手,或者某种意外使他失去了一目或者双目,他也会满足于只剩下给他的那一些。——我从来没有信任过命运女神,即使在她似乎愿意和平相处时也没有,我把她所赐予我的一切金钱,官位,权势都搁置在一个地方,可以让她随时拿回去而不干扰我。我同那些东西之间保持很宽的距离,这样她只是把它们取走,而不是从我身上强行剥走。

蒙田——善良而平凡的生活,努力追求智慧而从未远离愚蠢,有此成就足矣。登上至高无上的御座,仍只能坐在屁股上。人跟人没有那么大的差别,有缺陷的,不用自卑。因为肉体没有什么缺陷,只要长在你身上的,都是合理的。智力上没有太大的缺陷,他们只是会写诗,但他们也搞不懂生活。

叔本华——对伤心的慰藉。人们把生命都献身于无意义的生存,但是我们要学会一件事情,就是把痛苦化为知识。

尼采——困难中的慰藉。人生一定会遇到特别多的困难,特别多的痛苦。苦难是非常重要的。人这一辈子重要的一个事情就是你不能绕过困难,因为只有苦难才能造就超人。——对于我所关心的人,我祝愿他们受苦受难,孤寂凄凉,疾病缠身,受尽虐待,备尝屈辱,我希望他们不得幸免于以下的体验:深刻的自轻自贱,缺乏自信的折磨,一败涂地的悲惨境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