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對佛禪道的理解

- 01 -

身邊的人信佛教的一直很多,但自己一直不信,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爲看到那些所謂信佛的人去燒香拜佛,無非就是求安求財求名利,一點兒都沒有佛家所謂開悟之人的樣子。再就是迷信色彩濃厚,甚至有人生了病不去醫院只靠跳神算命什麼的。基於以上兩條原因,自己對佛教的看法一直就是敬而遠之,甚至是不屑一顧的。但近來因爲學習東西方哲學,難免涉及到一些佛學的理念,讀了《心經》,《金剛經》,《六祖壇經》,突然有些許開悟,佛學本身確實是一門了不起的關於從痛苦中解脫達到幸福彼岸的實踐性學問。古希臘的哲學三巨頭,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雖然見解有差異,但其理念都圍繞着如何獲取幸福來闡述,例如蘇格拉底認爲幸福就是能夠理性判斷善於惡的智慧(德行),柏拉圖認爲幸福的德行是四主德(智慧,勇氣,節制以及正義),亞里士多德則認爲人類最幸福的狀態是發揮理性去探求事務的靜觀狀態。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佛教既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人生哲學。

- 02 -

但,自己周圍那些只爲了求錢財名利或迷信色彩濃厚的人又是怎麼回事呢?答案是佛教在東傳後,在中國化的過程中被庸俗化了。就如同道家無爲道之體,有爲道之用,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後來被想長生不老修煉成仙的道教信徒庸俗化了一樣。而真正的佛教是源於2500年前,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出痛苦產生的次第過程(十二姻緣次第),接着又思維了7天,終於覺悟出痛苦止息地方法:人會產生痛苦是因爲有一個無名的“我”存在。佛陀說:我覺悟出痛苦生出的原理!我也覺悟出消滅痛苦的方法!苦生苦滅是我一聲說法的主題,凡是跟苦無關的就不是我所說。1000多年後,佛陀攸關痛苦生滅的生死輪迴的思想,已經被誤解未前生來世的輪迴轉世。例如現在的佛教相信人有業力,輪迴,追求來世超越六道輪迴,到達彼岸(阿修羅,菩薩,佛)。而佛陀所說的了脫生死不是真指生命的生死,而是苦生苦滅的輪轉。佛陀說:“我教導衆生的是——什麼是苦和苦止息的方法!”

- 03 -

佛教根本核心的理念是緣起性空。中心教理爲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佛陀關於苦和苦止息的方法通過四聖諦八正道闡述。四聖諦是指苦集滅道(痛苦的存在、痛苦的起因、痛苦的破滅和導致痛苦得以消滅之道)八正道則是指第四聖諦中的達至了悟、解脫和自在的方法(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如果信仰佛教,要皈依佛教必須要秉持三種基本態度——即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對於普通只把佛學當人生哲學來學習的人來說,閱讀一下經典的經書當作哲學讀物來解析揣摩,於人生觀也是大有脾益的。而佛教600餘部般若經典,濃縮爲一部5000多字的《金剛經》,《金剛經》再濃縮,就是260個字的《心經》。如果不是特別鑽研的話,只這兩部經就足以。

- 04 -

學習整理了金剛經和心經的要旨,金剛經最核心的八個字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大意是說人應該看淡看空如過眼煙雲的世俗物質名利善惡苦樂感受等等的假相,看透相後面的不斷變化,因緣而起的空,才能明瞭本心,達到開悟的境界。另外金剛經還有四句真言也是差不多的意思一起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也如電,應作如是觀。大意解釋是說所有因緣而生的世間法,都象夢幻一般,如同泡沫中的影子,如露水與閃電一般,我們應該象這樣看待世間的一切。強調世間所有表相都是因緣聚散而生而滅,變幻莫測,不存在着實在的東西,我們要看透表象,認清表象的實質,持着這種態度看待世界。

而心經的要旨自然就是那赫赫有名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句話對沒學過一點佛理的人來說比較難以理解。總體還是佛教三法印的第一條,諸行無常。一切事物都在根據緣起緣滅的規律發展,我們眼睛看到的一切(色)是一個在不斷變化的表相,我們每天都在爲色而心生煩惱,要達到解脫,就要認識到一切色相後面本質的 “ 空 ” 。(注意空並不是只沒有,佛教的空指的是緣起性空)。自己學習的時候聯想到柏拉圖的理型世界,但很顯然佛教要比柏拉圖的思想要高深博大的多。另外心經的第一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是菩薩修行的最高境界。“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這五種,色蘊是物質、受蘊是感受、想蘊是思想、行蘊是行爲、識蘊是意識。因爲這五種元素是通過因緣造作才現前的,所以說他是虛幻的,不是真實存在的,所以才說五蘊皆空。

- 05 -

下面說說自己對禪宗的理解。有學者曾將禪宗定義爲“披着袈裟的老莊 ” ,還是很有道理的。前面說了佛教傳入後混合了一些封建迷信的思想被庸俗化的一方面。而禪宗能在佛教的宗派後幾乎成爲一枝獨秀,就是因爲它與中國本土的老莊道家思想的“ 學術融合 ” 。更有學者把禪宗定義爲是人類最高的智慧。其實佛教本身的教義也與老莊玄學有相通之處,只是在禪宗一脈融合更深,以至於在魏晉南北時期,很多常人根據言論都無法區別是道士還是沙門,唯有通過服飾來區分了。


- 06 -

佛家講緣起性空,比如現在擺在你眼前有一杯水,佛家講這是因緣和合而成,它自性是空的,這杯液體也是一個相,是它的色相,所以我們不要執着於這個東西,因爲它本身是空的、虛無的。好,那麼此時此刻你快要渴死了,就要這杯水救命,你喝不喝?你要是喝,這不是空的、虛無的東西嗎?那你還喝它幹嘛?你要不喝,就算你渴死了,你的這個肉體,它不也是個虛幻的東西嗎?你爲什麼要執着於這種虛幻呢?所以你喝與不喝其實都沒有意義。而禪宗並不講緣起性空,它的佛性是本體論。電影《菩提達摩傳》就有一個這樣的片段,一個和尚對着菩提達摩大談佛經、萬法皆空,然後菩提達摩在他頭上狠狠敲了一下,說:你不是說一切皆空嗎,痛不痛?那和尚一下被問得啞口無言。所以如果你學了道家,你就知道,痛、口渴...這都是人體本能反應和需求,是規律,也是道。喝水就是做符合道的事情,所以要喝。大道至簡,就是如此簡單。它不會跟你講一大堆諸如緣起性空或者業力、輪迴這種東西。順應自然規律,順應天道去做事,你就得道了。所以說從這一點上來說,禪宗就是披着道教外衣的佛教。

- 07 -

另外,佛教的因果輪迴之說在科學如此昌明的今天,確實很難讓人信服。把希望寄希望於來世或者是超出六道輪迴這種虛無縹緲的行爲,很多不信佛的人是無法理解的。難道過好現世、過好現在的生活不是更有意義嗎?雖然對佛教的哲理頗感興趣,但作者仍舊不相信有來世和輪迴,今生今世、此時此刻我就想把自己過好。其實禪宗也是這麼要求的,禪宗的本質與道家更爲相通。(當然,佛教本身的一開始的教義也是讓人們脫離主觀的小我,能無我地融入於任何當下,達到人境兩空的至高境界。所謂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握無窮於掌心,窺永恆於一瞬,沒有苦,連止息苦的方法都不需要。所以,佛祖菩提樹下悟到的道其實還是被後來人曲解演繹了)。六祖慧能的“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的偈語其實也就是開悟了金剛經的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的前四個字。禪宗認爲心即佛,衆生皆有佛性,都是未覺悟的佛,而佛就是覺悟了的衆生,衆生在禪宗的面前才真正實現了平等。但是禪宗最重要的普敬,不輕視任何人這一條對於常人來說還是很難做到的,只有慢慢修行了。

- 08 -

最後,來說說自己理解的老莊之道。粗略的讀了一下老子的《道德經》以及《莊子》兩本書,覺得兩人的思想雖然一脈相承,但還是有所區別的。對老子來說,道即是無,是創造宇宙的根本原理,無爲道之體,有爲道之用。而對莊子來說,道是指善惡,優劣,美醜,大小等沒有人爲區別的 “ 齊物 ” 思想。老子認爲,不爲名譽,財產所動,參考自然法則生活就是遵循道,而莊子認爲,掃除善惡,優劣,大小等的逍遙生活纔是遵循道。總之,老子否定人爲價值,通過無爲達到有爲的目的,是一種 “ 假無爲 ” ,而莊子否定萬物差異,認爲人最寶貴的是生命,而生命最寶貴的是無爲,是一種“ 真無爲” 。另外老子思想中的上善若水,柔弱勝剛強。道創生萬物,德養育萬物,無私無慾是最深的德。大道廢,有仁義。絕學無憂。莊子思想中的無用之用,心齋坐忘,明鏡止水的觀念也值得學習。復旦哲學教授王德峯把佛家比作吃藥,是用來解脫生死和痛苦。儒家比作糧食,讓我們能夠站在大地上。而道家比作藝術,讓我們有自由的審美態度,這幾個類比也值得借鑑。

- 09 -

就個人學習來說,對 “ 應無所住 ” 可能做不到但還是能夠理解這種勸人不要留戀執着的態度,但對後半句“ 而生其心 ” 卻很難從知識上理解,從佛學的角度來說,如果真的有一天能夠明白,那就是徹底頓悟成佛了吧。王德峯教授把這裏的心解釋做人的本心,佛性,緣起性空,我們生活的一切愛情,親情等等圍繞着我們的世間萬物都由各種因緣促成而起,並且始終都在變化,教授舉了倉央嘉措一首有佛性的愛情詩做例子,記錄如下,期待有一天能夠悟透——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裏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裏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裏

不增不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