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生門上的善與惡

首先感謝好友@蘇格墊底贈送的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集《羅生門》。收到書後,先看了這篇代表作品《羅生門》。讀完之後,不是很舒服,也想感慨一番。雖然由於時代、學識、文化背景等限制,不可能完全理解作者,但還是想說幾句。

《羅生門》的故事可說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全文可能還不到5 000字,也是足夠短了。

故事講述了一個被主人辭退的僕役在羅生門下避雨。由於當時災禍連綿,羅生門日漸荒蕪,便成了無名屍體的拋棄之所。

僕役想找個地方休息一下,便爬上城樓,卻見一老婦正在拔一具女屍上的頭髮。僕役認爲老婦的行爲是不可饒恕的罪惡,便上前抓住老婦質問。

老婦說她拔頭髮的那個女人把蛇切了曬乾,拿到軍營裏當魚乾賣,但她不覺得那女人幹了壞事,因爲不那麼幹她就得餓死。同樣她也不覺得自己做了壞事,因爲不那麼幹她自己也得餓死。

僕役聽了老婦的話,一直在猶豫“餓死還是做強盜”的心突然變得堅定。最後他搶走了老婦的衣服。

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故事,只有兩個人物,還有一羣當時並未出現的烏鴉和一隻來去匆匆的蟋蟀,之外便再沒活物了。

小說的背景可說是糟糕之極,地震、颶風、火災、饑饉之下的京都,經濟蕭條,民不聊生。城門無人修葺,荒蕪破敗,無人認領的屍體到處堆積。我想那些運來的屍體大概都是餓死的,或者是被人殺死的。

在這種背景下,富裕人家似乎也受到了波及,像辭退僕役這樣的事也屬平常,大概就像一些生存艱難的大公司被迫裁員一樣。

而這個僕役已經無家可歸,還要想明天的日子怎麼過,正是無可奈何。“若要想方設法解決無可奈何之事,便無暇去顧及手段”,而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除卻成爲盜賊,別無他途”。

而此時,他還沒有成爲盜賊的勇氣,或者說膽量,也許更重要的是一個說服自己的理由。

當他看到一個老婦拔死人頭髮的時候,感到這是一種罪惡,卻忘記了自己也動過當盜賊的念頭。這時他對罪惡憎惡之極,以致他寧可選擇餓死也不成爲盜賊。

他馬上全身充滿了正義感,出手制止老婦。可是當老婦訴說了她拔死人頭髮的理由,以及那個被拔頭髮的女人生前賣假魚乾的原因,僕役發現他的處境和這兩個女人也沒什麼區別——不這麼幹就得餓死。

僕役的心理馬上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他找到了那個爲惡的理由——不這麼幹就得餓死。老婦說這不算幹壞事,沒錯,這不是幹壞事。

於是他對老婦說:“那麼,我剝你的衣裳,你也休要怨恨!否則,我也會餓死!”於是搶走了老婦的衣裳。

善與惡是小說家(也包括普通人)喜歡討論的話題,無數的小說,也有無數的真實事件,不停講述着善與惡的故事。善與惡、正與邪,永遠是故事中的兩大對立陣營。

性善性惡的分歧自古就在爭論,而由於利己心的存在,惡將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裏。這種利己心在條件不那麼極端,資源不那麼短缺的情況下不那麼明顯。畢竟喫穿不愁的情況下沒人願意冒險去當盜賊,也就顯不出所謂的“惡”,但這並不說明他心裏就沒有“惡”的種子。

可是在處境困難,資源短缺,你死我亡的情況下,利己心就會被無限放大。要使自己獲得利益,必然就要損害別人的利益,於是就產生了“惡”。“惡”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只看有沒有被激發。

正如文中那個僕役,如果他生活無憂,決不會去搶老婦的衣裳,雖然我很奇怪搶衣裳有什麼用。

主要內容到此結束,小說還有兩個奇怪之處。

小說開始的時候提到圓柱上有一隻蟋蟀,在僕役上城樓之前又提到蟋蟀不見了。把這兩句和蟋蟀有關的話刪掉似乎也完全不影響故事,但是作者不可能在惜字如金的短篇小說裏寫兩句廢話,那又是爲什麼呢?

是不是暗示僕役就像那隻蟋蟀,窮途末路。蟋蟀去找喫的了,僕役也要去找食嗎?

小說反覆提到僕役右臉頰上的一個皰瘡,竟達四次之多。作者爲什麼反覆強調人物臉上的一個膿瘡,如果描述人物特徵的話,一次還不夠嗎?

僕役沒事的時候就喜歡撫弄那個皰瘡,上城樓的時候似乎沒摸,還有最後抓住老婦要搶他衣服的時候也沒摸。這個皰瘡有什麼寓意呢?難道是暗示着人世間的惡,亦或是隻是簡單的渲染氣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