睜眼看世界——林則徐

自清朝以來,就進入了近代,當然也是有了很多的大事件的發生,比如說鴉片戰爭,那麼在你的印象當中,鴉片戰爭是怎麼樣的呢?有的人說鴉片戰爭是我們近代史的開頭,正式製衣戰爭,真正的把中國人打醒了,也有人說,鴉片戰爭我們失敗了,當然,這是一個客觀事實,因爲後來我們簽了很多的不平等條約,而且我們也只能眼睜睜的將一些主導權拱手相讓給那些西方列強,中國人損失了大量的財富,當然,談到鴉片戰爭,那麼就一定會談到林則徐了,那麼,林則徐到底是功還是過,其實一方面是攻,一方面也是過,比如在那次虎門銷煙中,取得到了勝利,在不同的層面上來講,功與過都是不同的。

林則徐他出生在一個福州城中,而且父親就是一個學生,考了很多的試,可是最終也僅僅只落到了秀才,並且家裏也非常的窮,也就是一個窮秀才,那麼,對於林則徐而言,他可能會有哪些出路呢?面對他現在的這些處境,像什麼士農工商,或者從軍,那麼我們先來看他種地行不行呢?也就是當一個農民,其實是不太行的,因爲在他生活的那片地區當中,人多地少,地理環境不行,因爲平原太少了,所以不適合種地,而且他家境也不是很好,沒有錢,也得不到一些地,況且如果實在要種地的話,萬一收成不好,那麼他們家就面臨着極大的災難,所以種地是沒有出路的,因此種地不是最佳的選擇。其實,最後從多方面地理因素以及當地的情況,結合着他的家庭,最好的出路,其實也就是讀書,並且也只能讀書,因爲科舉他可以取得到功名,這樣他就可以出事當官,這是他唯一的前途以及出路,但是讀書也是有風險的,因爲想要當官,那麼也就需要參加科舉考試,但是如果科舉無成,那麼也就只能窮困一生了,在那片地方,很多家庭都像林則徐一樣,因此,那片地方競爭力也就十分的強,那時的科舉也十分的困難,你需要從一個童聲,也就是學者考試考到秀才,然後再到舉人,再到共生,然後不斷的往上,錄取率也是十分的低的,在那個年代多少人白首以仍是童生。

但是林則徐他十分有天分,並且他也非常的用功,她14歲就成了秀才,並且也要立志要救國,她19歲又中了舉人,後來,爲了增長見識,鍛鍊才幹,掙錢養家,當了當時一些富人的祕書,後來,在26歲也變當了近視,踏上了官宦之途,所以說林則徐還是十分的幸運的。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林則徐也是十分不幸的,因爲林則徐遭逢的恰好是康乾百年盛世後的衰朽,但是在林則徐當官的時候,他也是十分的用心,也成了官員,經查中,也就是官員考試當中的第一名,也就直接升到了四品,也上了任,但是他當的並不是一個縣長或者一個地區的管理的人員,還是一個比較小的官,於是他便到了那個地方上任,但是那個地方的水利失修,農村凋破,後來也是發生了羣衆風起的抗稅風潮,因爲他們已經沒有糧食以及錢可以交了,而林則徐看到這樣的景象,他就十分的想改變這個現狀呀,於是他便向他的上級提出來了,但是林則徐遭到的卻是冷落,因爲其他人並不理他,也不看好他,因爲在那個年代,所有人都只會考慮到自己的利益,林則徐正如人還是太少了,林則徐也感到了壓抑和沮喪,而這時,他的父親也在家中誤食了東西,也在家中生病了。

那麼,林則徐在這個時候也就面臨了一個抉擇,他該何去何從呢?他是繼續在這個地方當這個無名的小官,有所作爲還是無所作爲?或者還是直接回家呢?其實如果他想要做一番事業,其實是不太可能的,因爲當時並沒有人理他,也是一個芝麻小官,難有作爲,雖然有很大的志向,但是他也真正的看透了當時官場上的真面目,所以他要要保持自己的清高,因爲跟他們這樣的人在一起做事,就是對他人格的侮辱,他是無法忍受的,所以,林則徐最終選擇了回家盡孝,棄官歸鄉,這對於林則徐來說肯定是一個件大事,於是官場上的心灰意冷,使林則徐直接果斷回家。

但是後來另一位皇帝上位了,也就是現在我們熟知的道光帝,道光帝其實也是比較認可林則徐的,他認爲,林則徐還是挺有才能的,表現的還不錯,於是就要找他面談,林則徐又得到了一個機會,林則徐就升任江蘇按察使,當時也有很多的案底,許多沒有處理完的事件,林則徐親自把它們通通的處理掉,也是憑藉着他的態度以及對工作的負責,貨得到了百姓們的認可,百姓們也稱林則徐,爲林青天,所以一時間,君臣十分相得,一年之中,周曆三省,林則徐的才能以及務實的作風,受到很多的矚目,百姓們也都以林則徐到當地做官爲榮,聲譽很大,如此十餘年,直到1830年代,林則徐也就擔任了江蘇巡撫,但是他卻遭遇到了此前從來沒有遇到的一個新東西,而它就是鴉片。

那麼,什麼是鴉片呢?鴉片俗稱爲大煙,是一種麻醉毒品,吸鴉片就叫做抽大煙,並且它的主要材料就是由罌粟花而做成的,那麼鴉片又有什麼危害?鴉片他極容易上癮,並且如果長期吸食的話,不僅會耗費大量的錢財,最終可能會導致傾家蕩產,也可能會使人變得面黃肌瘦,目光呆滯,有氣無力,甚至喪失先天免疫力,患染各種疾病直至死亡,所以不僅在身體層面上有很大的危害,而且也會影響工作以及你的錢財,更重要的也會影響到一個人的精氣神,你想如果一個國家的軍隊中,每一個人都吸食鴉片,那麼這個國家,他的實力是強還是弱呢?

那麼,林則徐該如何處理鴉片問題呢?他肯定是面臨着兩種選擇,第一個選擇就是袖手旁觀,這是一般官員都會做出的選擇,但是如果林則徐做出這種選擇的話,就不是他了,於是她選了第二種,也就是管,但是管談非常的容易,做起來十分的困難,如果強制去沒收鴉片的話,肯定會得到很多人的反抗,因爲當時有幾百萬個賣鴉片的人,如果現在進了鴉片,那就是斷了他們的財路啊!再比如那些西方國家,因爲起初就是這些西方國家賣給我們中國的,現在你進了鴉片,他們也肯定會找上門錢。

但是最終你有沒有想過?這其實也只是一個個人的問題,那麼,從國家層面上,我們應該如何去思考呢?你想一下國家,她在意的是什麼?他其實在意的就是錢啊,當時中國人已經面臨着銀荒的問題,因爲人們都花大量的價錢去買鴉片了,那麼,該如何解決銀荒問題呢?肯定會有人提出來,我們中國人可以自己種鴉片,我們可以自己種罌粟花,然後呢,再經過一系列的工序,做出來鴉片,並且我們中國人的鴉片物美價廉,物美價廉,與外國的那些正肯定很有搞頭,這其實也就是第一個方法,還有第二個方法,那就是多收一點稅,如果多收一點錢的話,可能那些人就沒有錢了,那麼他們也就買不起了,也就不吸了,國家有得了一項財源,又能堵塞白銀外流,解決錢荒引發的經濟問題,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但是這歸根結底,其實最終也是開放鴉片的。

那麼這樣有什麼問題呢?民以國本,如果名都是這個樣子的話,爲政者如此,那麼,爲政者到底是何居心呢?並且價格如此之高,吸食者肯定也都是很有身份,也很有地位的,像社會的一些精英或者軍隊官員,或者那些地主豪強,他們才能買得起鴉片,那麼,如果軍隊都成了這個樣子,兵卒病弱,全軍上下沒有一點點士氣,那麼這個國家還算是一個國家嗎,這其實也就是一個絕路,所以必須要嚴禁鴉片,這纔是正道。

那麼,到底該如何去經鴉片呢?下面有三個方案,第一個就是嚴厲打擊那些各地販賣集團,以此正本清源,第二個也就是整肅吏治,嚴查受賄的官員,若能夠將上下的官員厲行禁菸,那麼鴉片也就會自消,第三個道路,其實也就是無吸食則無興販,制定法律,嚴厲打擊那些吸食鴉片的僞君子,那麼,對於當時的那個大清,到底哪個選擇才更加容易施行呢?首先我們先來看下第一項,嚴厲打擊各地的販賣集團,這明顯是不太可能的,因爲販賣集團的組成極爲的複雜,並且開那些煙管的又必定是那些有勢力者,難度十分的大,並且那些官員也不全是林則徐,所以會十分的困難,那麼我們再來看一下第二項整肅吏制,那個時候勵志早已經朽爛,整肅很可能只是空文。第三項也就是制定法律,嚴厲打擊那些吸鴉片的人,而這涉及的面其實太廣了,本就那些非常廢的地方官員,也必將會捲入無盡的麻煩。

所以,從全國的層面上來,經鴉片的話,肯定是進不了的,肯定搞不了,所以只能選擇另一條路,那也就是派一個官員到廣州切斷鴉片的來源,你有沒有想過?爲何是廣州呢?其實就是因爲廣州是中國唯一對外開放的地方,全國的鴉片流動原來之地,其實也就是在廣州,鴉片魚最終是從廣州開始販賣的,然後慢慢的流動到中原,廣東其實就是一個源頭,那麼現在我們就是要切斷這個源頭,而那個官員正是林則徐,所以最後在林則徐的雷霆手段之下,英國人也就屈服了,已經有了著名的虎門銷煙的故事。林則徐到達廣州之後,派人明察暗訪其拿煙飯,英美等國湯飯被迫陸續寄出鴉片110多萬千克,在林則徐的主持之下,收集的鴉片在虎門海灘被當衆銷燬,整體就是一個這樣的事情。那麼,其實林則徐爲了進一步完成不讓英國人帶夾鴉片的東西,也就直接制定的法律,凡是帶這個東西的話,直接進行法律制裁,那麼,林則徐的做法到底對不對呢?其實我認爲是合情合理的,因爲你們英國人自己帶這些毒品給我們中國,我們自己去關,這是我們一個國家的權利呀,所以是合情合理的,但是需要考慮的是,英國人他們能夠答應嗎?

那麼我們從頭想一下,英國人爲什麼要販賣鴉片呢?其實也就是重商主義,他們已經進入了資本主義的時代,英國成爲頭號工業強國,並且不斷地向外進行殖民主義的擴張,掠奪殖民地,大航海時代的降臨,英國人就可以藉着海洋貿易而富裕強大,英國人也不斷的開闢海外市場,就像中國呢,運來那些柔以及不否,但是遭到中國的男耕女織式的自然經濟的排斥,銷量十分的少,一般都沒有什麼人買,但是反而中國像那些英國賣出的那些茶葉生絲雀,銷路旺盛,在正當貿易當中,中國處於明顯的超過英國人的地位,但是英國人肯定會看不下去啊,因爲他們就是要靠貿易來支撐他們國家的,於是他們也就爲了改變這樣不利的局面,他們就像中國走私大量的鴉片,鴉片直接逆轉了這樣的一個格子,中國的白銀直接外流,英國人也從中國這裏掠奪了3億至4億的銀元。

但是見到這樣的情況,我們中國人也肯定不願意呀,於是英國內部商議,最終也就定下了要攻打中國的策略,那麼現在英軍來了,林則徐該如何應對呢?他是選擇戰還是和呢?也就是如何抵禦英軍,首先,我們先來分析一下,英國人,他們是從海上來的,那麼,清朝也就是需要派水軍用船去攻打,但是我們都知道,清朝當時的國策是閉關鎖國,他們並沒有傳啊!他們並沒有向外貿易,所以直接導致了中國的水軍簡直像個紙老虎一樣,一碰即倒,所以在水上與他們硬碰硬的打,肯定是不行的,其次,英國他們也及早地走向了工業時代,他們有着十分高級的炮,而中國呢,我們也有炮,但是我們的炮卻十分的拉垮,所以在百般無奈之下,林則徐選擇了最後一條路,那就是中國人可以打拉鋸戰,也就是堅守我們的廣州,你想因爲他們在船上,如果他們長期的不上岸的話,他們也就沒有補給他們,也就沒喫的了,那麼也就自然就走了,這也就是唯一的出路,那麼,林則徐的策略能否奏效呢?我們看起來這個設計十分的銀杏也十分的好,但是英國人卻可以選擇在其他地方進攻啊,他們在海上啊,他們可以劃到另一個地方,然後進攻,所以呢,英國人就直接就攻打了北京,在那裏實行有效的打擊,讓清廷震悚,如此,英國關於鴉片和貿易的訴求便容易獲得清朝的同意,於是他們也這樣做了,那麼人家既然來了,我們肯定也要還手啊,但是中國的軍人平時都忙於維持社會治安的問題,每天訓練十分的少,沒有質量,於是英國人就很好打,結局我們也都知道,大清輸的一塌糊塗,那麼,林則徐在這個時候,他也知道自己犯下了嚴重的過錯,這是不可逆轉的,並且還有人在道光帝面前甩鍋給林則徐說,林則徐的壞話,最後,林則徐被免職,所以中國只能和談了,最終你知道我們中國簽下了喪權辱國十分不平等的條約,那就是南京條約。

南京條約(主要內容):1.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爲通商口岸;2.割讓香港給英國;3.賠款2100萬銀元;4.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

這份條約象徵着在場萬國競爭當中,西方列強完全可以憑藉着武力實現他的利益訴求,中國的大門自此打開,不再享有完整獨立的主權了,所以我們可以直接稱之爲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

這應該會讓我們想到一個問題,林則徐他禁言到底錯了嗎?林則徐這次禁言,看似並沒有任何的用處啊,因爲吸鴉片的人沒有減少,反而還多了一個南京條約,容易從這個角度去想的話,林則徐肯定是做錯了,但是林則徐這樣做,他其實同時還告訴了我們,我們中國已經落後了,而且我們一定要清楚,林則徐禁言,他這是一個十分正當的一個行爲,因爲這是捍衛我們自身的正當權利,以及權益,我們自家之國這樣做是合情合理的,林則徐,你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在晚清那個昏聵無能,腐敗成風的氛圍之下,林則徐以他的濟世之志堅持禁菸,並且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個舉動足以震驚世界,並且讓那些深受鴉片毒害而苦苦掙扎的人民又有了一些希望,無疑是民族的脊樑,但是林則徐唯一沒有想到的,那就是他萬萬沒有料到他這樣做的正當行爲,最後迎來的卻是英國的堅船利炮,那麼小的一個英國的國家,卻把我們中國人打得沒有還手之力,堂堂中華被打得落花流水,因爲林則徐,他並不知道世界,他並不講道理,也不講道德,不講仁義,而是強權就是公理,落後就是錯,就是需要捱打的,想要維護自身的權益,就必須以實力爲堅強的後盾,否則,一切只能在對方國家面前低頭,你就是弱小的。

那麼,在鴉片戰爭之後,我們中國的出路何在呢?我認爲現在不能再閉關鎖國了,我們要睜眼看世界,弄明白中國爲何若英國爲何強要向西方學習,這時我們就要放下我們的身段,不要再有着我們是天朝上國的一種非常飄的感覺,師夷長技以制夷,但是當時的中國真的是太拉胯了,當時的那樣的風氣,那樣的一種精神,那時候的國民想的只是求安穩,沒有事就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因爲並不是所有人都是林則徐。

後來已經罷官的林則徐唯一可以做的,那就是收集外國的一些資料,她當然明白,這樣的一個道理,所以他把這些資料給了他一個信任的人,也便成了一本書,但是在中,我們卻沒有人看,基本上就已經失傳了,但是反而在日本卻十分的火熱,這就是他國的覺悟,後來,在鴉片戰爭結束後的三年曝光,又用了林則徐,但是這時候,林則徐管的都是一大堆國家的小事,爛事,後來也就病死了。之後民國也發生了各種新的大事,洪秀全又掀起了一股驚濤拍浪,還有更多的事情在迎接着我們。

那麼我們現在縱觀林則徐的一生,林則徐,他是有濟世之志的,他也想爲這個國家出一份力,他也想改變國家當時的現狀,但是終究是個人的一個人的力量十分的弱小,無論怎樣也扭轉不了局面,主要還是因爲當時那個時代,這不僅是林則徐的至暗時刻,這同時也是大清的至暗時刻,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夠走出至暗時刻呢,迎接新的光明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