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知道越好的18條關於時間的祕密

經過這兩年的大量閱讀和自學,發現了一些關於時間的祕密,今天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這些關於時間的祕密我領悟得還是有點晚了,所以因此浪費了大把的光陰,希望大家可以早點明白時間寶貴這個淺顯的真理,並且更加珍惜自己的時間。

001  普通人在沒有資本的時候,時間就是你唯一的資本,所以要充分利用好你的時間。

002  你的時間就是你的命,你的注意力>時間>金錢。

003  如何對待你的時間,你將成爲什麼樣的人。

相信一切皆是時間的積累,時間總會給你回報,你將時間和注意力放在哪裏,那麼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和複利效應,你在這方面就一定會有收穫。

004  所以我們要學會時間押注

押注在大概率事件上,選擇讓自己的身體、大腦、財富、精神更健康更積極的事情上,學會把時間押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比如閱讀和寫作。

005  我們每天都有大量的碎片化時間,這些時間千萬不能浪費。你要保持警惕,一定要想辦法把它利用起來,不然它很快就溜走了。

006  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爲什麼要做?長期這樣問自己,你會少做很多不該做的事情,從而節省大量時間。

007  多結交一些高效能人士,跟他們近距離接觸、交流、學習,這對提升你的時間投資能力很有幫助。

008  柳比歇夫把時間當成金錢,從收入和支出兩條渠道進行統計,最後計算出自己目前目標前進了多少。

他的時間好像是物質,不會無影無蹤地消逝不見,不會消亡,他變成了什麼,總能查的出來。由於做了統計,他獲得了時間。

009  羅振宇老師在2016年提出一個概念叫GDT,即“國民總時間”。

在這個高速運轉的社會,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每個人的時間都越來越寶貴。

010  李笑來老師說,時間是無法管理的

人是沒辦法管理時間的,時間也不聽從任何人的管理,它只會自顧自一如既往地流逝。“管理時間”只不過是人們的一廂情願而已。

要管理的不是時間,而是自己。人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卻又各自生活在自己的那個版本之中。

改變自己,就意味着屬於自己的那個版本的世界將會隨之而變,其中也包括時間的屬性。

開啓自己的心智,讓自己能夠用最可能準確的方式思考、觀察、記錄、總結、分享和行動,那麼自己的時間就會擁有不同的質量,進而整個生活都必然因此煥然一新。

而我們所面臨的問題,與時間、管理或時間管理都沒有多大的關係。解決問題的核心思想只有一個——一切都靠積累。深信積累的力量,時間就是你的朋友,否則,它就是你的敵人。

011  一切都是時間的積累

博學的人會花時間學習

技藝精湛的人會花時間錘鍊技術

成功的人會花時間做事

富有的人會花時間賺錢

012  時間的“三八理論”

善於利用時間的人是“可怕”的,因爲在這一部分人眼中,通過他們的努力,沒有什麼事情是達不到的。

前不久看到了“三八理論”,具體是指把我們每天的時間分成三份,八小時工作、八小時睡覺、八小時自由安排。我們每個人的時間幾乎都是這樣被分配的。

可以自由安排的八個小時,就是人與人之間拉開差距的時候。

如何利用好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是值得我們去研究的問題,利用好業餘時間可以讓我們離目標越來越近。

關於這個問題,愛因斯坦說:“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產生於業餘時間。業餘時間能成就一個人,也能毀滅一個人。”

013  在複利的數學公式中,本金和收益率還只是乘數,而時間是指數。

這意味着,伴隨着時間的拉長,複利效應會越發明顯。一旦認識到時間的價值,就不會在意一時的成敗,因爲時間創造的複利價值,不但能讓你積累財富,還能讓你在實現價值的過程中獲取內心的寧靜。

需要補充的是,時間創造複利的價值並不意味着一定要長期持有,長期持有是有前提的,即好的企業或者投資標的能夠隨着時間不斷創造新的價值。

所以,我們希望更多的投資能夠成爲時間的朋友,並希望長期持有它們。

所以,我始終覺得投資自己的大腦纔是最好的投資,因爲大腦經過長期的複利效應會越來越聰明,認知也會越來越高。

014  時間是有記憶能力的,而你不記錄時間,它對你的價值,就好像不存在一樣。

015  有一種說法是時間本來是不存在的概念,從三維進入四維狀態,就沒有時間。時間是爲了讓你區分和認識這個世界,人類製造出來的。

016  時間是有價值的

有時候時間=金錢

之前看了吳軍博士的《見識》,這本書刷新了我對錢的認知,他說金錢的本質是交換,錢代表你可以調用的資源,包含時間。

比如說你去火鍋店喫火鍋,最後支付的錢其實包括你點的菜、店面的環境還有服務員的服務和時間。再比如你去理髮店理髮,其實也是用你的錢買理髮師的時間和服務。

個人商業模式這個概念,同樣可以證明爲什麼時間就是金錢。

因爲有了時間的自由,每個人能夠以不同的方式出售自己的時間,獲得相應的收入和資源,而所謂“個人商業模式”,就是一個人出售自己時間的方式。

大體上,“個人商業模式”可以分爲以下三類:

打工人模式:一份時間出售一次

藝術家模式:同一份時間出售多次

投資人模式:購買他人的時間再賣出去

綜上所述,時間=金錢。

017  我還發現,人與人之間的時間價值是不一樣的。

普通人可能覺得自己有的是時間,自己的時間一點都不值錢,所以經常在不經意間揮霍浪費自己的寶貴時間。

但時間在富人那裏都很貴,比如李嘉誠、馬化騰、巴菲特、馬斯克等人,如果地上有100塊錢,他們也不見得會花那個時間去撿,因爲撿錢的時間他們就可以賺得更多。

所以時間在不同人的手裏,價值是不一樣的。

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時間觀念,計算出自己的時薪,也就是一個小時值多少錢,別盯着自己的年薪和月薪,多看看自己的時薪。

這樣,你也可以很貴。

018  所以,做事多考慮時間成本

每個人的時間有不同的價碼,學着衡量做一件事付出的時間成本,你就會主動去做那些含金量高的事情,纔可能變得越來越富有。

當我發現時間這些祕密之後,我發現自己成了一個時間的吝嗇鬼,少了很多無效的聚會和社交,也很少把時間浪費在遊戲和麻將上。

我不知道這麼做到底對不對,但目前還是可以接受的,還會繼續保持下去,把時間放在對未來會產生價值的事情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