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黄山第四站——夜宿徽州

相约黄山第四站——夜宿徽州

一进入安徽,沿途就能见到不一样的徽式建筑,无论乡间独栋民房,还是城镇聚集而居多层高楼,都白墙黑瓦翘角墙檐(墙头马),特别素朴,又特别醒目,与周围的环境十分协调,看着很舒服,似乎瞬间撇去了心里的浮躁,不自觉生出一种宁静安稳感。

不仅安徽,临近江西的不少民居,尤其乡间,婺源就不说了,大多也呈徽式特点。记得前几年去我家孩子(儿媳)乡下老家,就发现满村的徽式民居,我当时就疑心是徽派建筑风格,只是不敢肯定。后来到渼陂古村,现在去了宏村才知道,渼陂古村跟宏村构建样式十分雷同,只是没宏村保存那么完好、名气没那么大罢了。

婺源虽在江西,有资料说以前是隶属安徽的,后来为了统筹发展,才被划出纳入江西。

所以说,徽式建筑我已不再陌生了。我们即将要去的徽州古城,那更是徽式建筑的集大成集中地了。不知我还能看到什么特别的地方。

我们的住宿在徽州古城,我们到达时已是黄昏时分。只记得徽州古城外,有一条河,远远隔河一望,发现古城很大,全是灰黑色的屋顶,很有些与众不同。

大家匆忙放好行李,就出发去徽州古城了。古城很近,几分钟就走过去了。幸好是晚上,徽州古城免费开放呢,否则每人还得多掏100元入城券。

我们在城墙根转了一会儿,只见城墙上挂着一串串灯笼,远看自成一景,近处举镜却拍不出效果。

我们从一城门进去,眼前一块很别致的牌坊矗立,榫卯木结构,做工精细讲究,从这个牌坊望过去,一眼便看见有“徽州府”字样的城门楼,高大气派,感觉荆州那个城门不能比。

我们很快来到古城主街,这里有更气派的“大学士”石牌坊(“许国石坊”)矗立街心,它由四块牌坊石组成一个立体大牌碑,也是一座独一无二的八脚石牌坊,平面呈长方形,相当于平行修建了两座石牌坊,然后将其连接起来。不细看,感觉每一面形状都差不多,精雕细刻,立体图案,其实,上面的图案和字扁都有所不同。

前面的牌坊上有“先学后臣”、“大学士”、“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英武殿大学士许国”坊额。立柱与横梁上都有精美的石雕。另侧坊额上有“上台元老”大字。

资料记载:许国(1527——1596),明嘉靖44年(1565年)进士,万历十一年(1583年)义礼部尚书井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万历12年因云南平叛决策有功,晋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英武殿大学士,敕建牌坊。

我们顺着一条有点坡度的街道前行,发现两边时不时有小街古巷通往他处,这么大一个古城,自然会有很多街巷相连。有时我们进去走一段,没走完就返回了,因为不知尽头通哪里,怕迷路。我们身在城里心里没全局,也不敢乱走,后来经过一条古街来到徽园,那里像是个小广场,有水池、石拱桥及九龙雕塑,但看上去都是新建的,前首有一座高高的戏台建筑,飞檐翘角,前面停满了摩托车,晚上嘛地尽其用。

同伴们在那里吃了饭,然后又从“徽园”门出来,一眼便看见那个“大学士”石牌坊,原来我们又回到了原地。

古城有城墙,我们想去城楼,却被告知要收费,正纠结之时,看群里的同伴发了张城墙观景照,我们也很想去高处看看徽州古城究竟啥样,于是我们便导航过去,费了一番周折,终于找到那个免费城墙入口,上去一看,仅有一小段城墙,供大家登楼免费观景,弥补一下遗憾。

在城墙一望,视野所及全是徽派建筑屋顶,很多的墙头马,正对城门楼是一条大道,有很多车辆,车停得很规则,又好像是停车场,灯光一照,街道明亮,古城也尽显辉煌。

原来,古城墙围着古城,古城完好集中地保留下来,怪不得要收古城入城券呢,保留了古城,也就留住了历史,这其中有多少有意思的故事值得人们探究啊!

我们下古城墙,出城门,城门两边一对石狮子把守,城门上大书:徽州,旁边一景观石标注:徽州古城,AAAAA景区。说实话,还很少见到过5A景区的标识呢。难道,这里才是正门?我们也搞不清有几个城门,哪个是正门,只得在此拍几张夜景照留着纪念。一回去,发现大家还真没发现这个城门,因为没人在群里发图片呢,我们直感幸运。

不过,同伴们去过的一些地方,我们也没去。看大家拍发的图片,有的还到过一些特别的古巷,还发现了“叶挺囚禁处”呢。话又说回来,这么大个古城,我相信有故事的地方还多,只是我们没时间去发现。

从古城门出来,城墙外的城墙根处,有个行知公园,里面不止一种陶行知雕像,印象深刻。我特意查了下,陶行知与徽州的关系,资料称:在徽州人看来,陶行知与胡适是徽州的两位骄子。对故乡文化的认同在陶行知和胡适的终生都有体现,尤其是早年生活中表现十分突出,早期的表现主要是默契地相互支持,共同创造新文化,协力改进家乡教育。他们还说,徽州文化与“行知精神”之间存在源流关系等等。

我们返回酒店的路上,发现古城外有条河、有桥,湖边公园打造得很漂亮,随拍了张夜景,非常美,这些地方应该都是沾古城的光吧。

我们虽然住在徽州古城附近,由于时间有限又是夜晚,即使去了徽州古城,对徽州古城还是没有全局概念,看到的仅仅是一些零星局部。总体感觉,古城里除了徽派建筑特色,就是古街、古巷、古牌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城里的石牌坊、石牌门比较多,虽搞不清他们的历史、曾经的功用,却都交织着古朴、典雅的风采,很有历史味道。

下面我只得再借助网上的介绍加以补充。

附补充资料: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总占地面积24.7平方公里。

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

徽州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此外还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

城内景区包含徽园、渔梁坝、许国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纪念馆、新安碑园、太白楼等七处。覆盖了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徽州文化。

古镇里最为著名的就是许国石坊,是全国唯一的八角牌坊,明朝万历皇帝以这种最隆重的方式来褒奖他的爱臣许国大学士,如今也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

古城墙下部分是宋朝时修建的,上部分是明朝修建的。为了保护城墙,四周用了绿化带来包围。清朝及民国徽州的办公地,修建于宋朝,大门上宽下窄,是宋代官员帽子的形状,进入后就是神奇的徽州知府衙门。保持了明弘治年间的一轴、五门格局,为全国气势最雄伟的府衙建筑群。

斗山街因形状像北斗星而得名,建于明清时期,街长300多米,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体,并浓缩了徽派建筑的主要特色,以许、汪、杨、王四大家宅为主要代表,气势恢宏,造型古朴,雕饰精致,自成一格,是古徽商的群聚地。这里还有很多可以看和学习当地文化的精髓之处。

徽州古城是保存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4年,被列入国家5A级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组成部分。

原来,真是好多地方都没去,好多景点也没看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