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該不該配?

曾幾何時,一提到保險,我就充斥這牴觸反感的情緒,保險經紀人那種嫌貧愛富嘴臉和專做熟人生意的套路令人敬而遠之,在那個市場一切都在未成熟狀態下的時代,保險這個職業也是最差的選擇之一。

隨着經濟的發展和國家監管力度的增強,保險業逐漸走向成熟,在意識到自己要在資產組合中做點事情時,保險成爲不可避免必須面對的重要一環。

“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

身邊發生的兩個真實案例給了我上了一課,身邊兩個同事幾乎是在同一個時間患癌,A的家境殷實,通過拆遷分得5套房子;B只是普普通通的工薪階層,一家三口住在並不寬敞的兩室一廳的老公房中。在患病後,他們同時獲得了公司爲他們購買的醫療險補償10萬,而A平時一直在搗騰他的那些資產,特別強調資產的有效配置,他在患病之前就爲自己買了額外的重疾險和醫療險,所以除了公司的10萬外,他又同時得到了近百萬的賠償,遊刃有餘地安心地聽從醫院的安排按部就班地進行治療。

B的情況相反,他一直認爲有公司的那塊醫療險,也是因爲平常工薪階層的省喫儉用的品德,他從未給自己配置過任何額外的保險,所以患病後他就只獲得了10萬的賠償。可是B的病情比較嚴重,除了開刀,後期的一期二期治療也是全自費的,家中除了一套房子已經沒有任何餘力治療了,只能請求單位再幫幫忙,單位發動捐款募集的2萬元也只是杯水車薪。家人準備將唯一的房子給賣了,他形影枯槁地極力阻止,因爲他明白這個房子是他唯一留給他兒子的資產,而自己再怎麼治也只是延長時間而已,擔憂的負面情緒直接縮短了他的生命時長。

兩個人的對比,除了看到了馬太效應的影子,關鍵的是引出了對意外風險的管控問題。

一位老師曾經說過“任何樂觀的生活都要建立在理性、悲觀的基礎上,我們必須學會理性地去做未雨綢繆的準備,這樣我們樂觀起來才更加有底氣。”

所以,配保險成爲必須而爲之的一個行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