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聽徐傑老師的評課》反思自己的文言文教學

我不才,又沒有毅力。跌跌撞撞地在研究語文教學的路上走了10年,可謂毫無建樹。然而,總有所得。尤其上個學期學校裏的公開課,給了我極大的信心和鼓勵。也對文言文教學,尤其是短小精悍,言簡意賅、意蘊豐富的文言文教學有了一定的領悟,也上得順手了很多。

正當我還沉浸在自己文言文教學“成功”的喜悅中時,我看到了徐老師的《精緻語文 聽徐傑老師評課》,好像是被突然提點。我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可以改進的地方,其實,我還不夠“精緻”,我還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徐老師提到的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朗讀。徐老師說文言文教學必須要有“多角度、多層次的朗讀和細膩的朗讀指導”。反思自己的課堂,多角度,多層次,尤其是細膩的朗讀指導,我做到了嗎?在我的課堂當中有沒有體現出細膩的朗讀指導。顯然是無力的,甚至是缺失的。以後,在這些方面,我要好好反思自己的課堂,並好好實踐,以期更好地教學效果。

第二,選點突破。一篇文章,頭緒很多,可能很多地方都可以下手,都可以深挖,都可以做爲一個切入點,而且這顯然可以訓練學生思維的深度,但是,從哪裏下手,”深挖洞,廣開拓”進入一個豁然開朗的學習境地時一個需要好好斟酌的地方。回想自己的課堂,是不是水過地皮溼,是不是處處着力,處處不痛不癢,沒有把課文學習的這個“支撐"給選好,處理好。

第三,主題解讀。看文章的角度不同,往往得出的結論也不同。是不是拘泥於一個固定的答案,是不是囿於一個解讀的結果,是我需要反觀自己課堂的地方。設計開放的問題,讓學生多角度看問題,是鍛鍊學生思維廣度和敏銳度的一個有效途徑。

第四。藝術使用教學憑藉。文言文教學由於語言和時代的隔閡,學生理解起來往往困難比較大,解釋詞語的來源,藉助背景資料等等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輔助。然而這些輔助的使用,大有文章。其實,可以好好研究一下。

另外,說幾點容易犯的錯。       

文體意識,一定要有。小說應該指向人物、指向情節,指向主題。散文,指向“情感”,作者是如何傳達出情感的,這應該是閱讀的重點。

文中的表演,一定不能流於形式,爲演而演。演應該是指向內容的深刻理解,指向理解的個性化,鍛鍊的是思維的深度、廣度和靈活度。演一定是基於文本的演,不能隨意而爲。其實,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活動,因爲演好,必須得理解好才能演好。

意識到和做到之間還隔着十萬八千里,但是意識不到永遠不會做出改變。所以,改變就從此刻的意識到開始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