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最后一本书要被丢进火炉,留谁丢谁?

纸条app辩题:如果世界上的数学书和文学书各自只剩下一本,而现在必须选择其一丢进火炉烧掉,那么你选择留下哪本?丢掉哪本?

01

好残酷的题目,有点像那个从朋友开始选择放弃划掉,只剩下父母的题目,虽是虚拟的,忒狠。

(btw,选择放弃的那个题目,我会先把我自己的划掉。如果没有我自己的选项,我就加进去。如果不能加,我就拒绝回答。)

上面这个题目,改良一下吧。假如我在隔离,外面只给一本书,一本是数学,一本是文学,只有一次机会,你要哪一本?

我想,如果是21天,我会选择文学书,一本厚厚的小说。

如果是210天,我就选择数学书,如果能选择,我选择几何,上学时我几何学得挺好。如果不能选择,碰到什么是什么吧,能让我琢磨就行。

在有眼能看有书能读的时候,让我们想象,没法看没书读的情景,体会不会深,但真的让自己进入那个假想,想想都觉得难受。

如今的年代,手机没电网络信号不好,对我们都是煎熬,更别提身边只剩下最后一本书了。

上面的辩题,虽然问的是留下哪本书,但在我眼里,那个场景远不是留下哪本书的问题了,那是世界的末日。

如果在我的世界里,只留下了一本书,无论这本书是什么,这本书本身内容是啥,其实早就没有意义了。

它真正的意义,是活下去的希望。

好歹,我还拥有一本书。

有时候我在想,假如我被隔离14天,我在那个房间里都需要啥干些啥?

我需要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需要笔和本子,需要一个瑜伽垫子,以及我最近看的书,没了。

哦,要有电,有网。

吃什么都行。

唉,还是不喜欢被这样的假想捆绑,还是觉得这个题目,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想象太残酷了。

02

假如这道题目问的重点是理科文科哪门课更重要,更需要保留下来?

那我的选择是理科,留下数学。

我会觉得人类对科学的探究最好能够传承,数学这个东西不需要每代人都从头再来吧。

而文学所抒发的情怀,每代人都不会缺乏,思想哲学浪漫意境,随着人类文明的推进,一定是往前进步的。

当然,以史为镜,但就算没有书,那些历史故事也有人们的口口相传代代相传。

所以,如果是唯一的选择,那就留数学吧。

毕竟对于百姓大众而言,文学的传承,比数学的传承要容易和广泛的多。

我因为酷爱语文,虽然数学也还不错,但物理化学差点,所以考大学报的文科,后来研究生也是文科。

多年后,我回过头来看,就想,如果再来一次,我会本科学理工科,硕士学文科。

我的看法不知对不对,理转文容易,文转理难。本科只要是文科,就只能一文到底了。

但理科生的思维,是文科生没有的,反之亦然。

最好都学会,两者兼备,然后突出强项。

总之,无论理文,无论什么类型的好书,都值得我们像爱惜生命一样去珍惜珍藏。

惟愿我们永远拥有万卷书,永远身处浩瀚的书的海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