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顾廷烨:从浪荡公子到朝廷新贵

《知否》中,纵观顾廷烨的成长史,辛酸中又带着几分无奈。年少时,继母的捧杀,同族兄弟叔伯构陷,使他声名狼藉;被迫从军后,因从龙之功,一跃成为朝廷新贵。

顾廷烨的原生家庭并不幸福,父亲顾堰开一生有三个妻子,他的大哥顾廷煜乃父亲原配大秦氏所生,三弟顾廷炜乃继母小秦氏所生。生母白氏是商贾人家,在那个重农抑商的时代,商贾人家的地位不高,母亲带着一船嫁妆嫁到了侯府,却被侯府填了亏空,还被父亲嫌弃。在他出生没几年便离世,父亲又娶了原配的妹妹小秦氏为妻。而顾廷烨把母亲的死怪罪到父亲的头上,因而与父亲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从整部剧来看,顾廷烨是一个十分别扭的人,他心里极度渴望父亲的爱,却又恨着父亲对母亲的无情。而作为父亲的顾堰开,他是武将出生,有着传统父亲的严厉,再加上在三个儿子中顾廷烨是最叛逆的,所以他没有办法去认同整天无所事事、浪迹花丛的顾廷烨,对他非打即骂。

作为一个开了上帝视角的观众来说,顾堰开是爱儿子的,会打他骂他是对他还抱有一丝希望,也会在他落榜后亲自去问原明因,只是他们一个不会表达,一个年轻气盛,致使父子之间不断互相伤害,误会矛盾重重,父子嫌隙越来越大,直到顾堰开死两人都没有和解。

原生家庭让他养成了桀骜不驯的性格,在我看到,顾廷烨这样的人更适合做江湖侠客,锄强扶弱,劫富济贫;可若有一天,深居庙堂,他也定能保家卫国,利国利民。

父亲的死让顾廷烨的信念一夕崩塌,小秦氏苦心经营多年,对她表面上纵容宠溺,实则狼子野心;妾室朱曼娘在他被逐出家门后变卖家产,另谋生路。

声名狼藉且一无所有的人,要想成功还得靠事业,在宋朝那个重文轻武的时代,顾廷烨空有一身才华,却因说错一句话被断了入仕之路。明兰在江边的一席话让顾廷烨幡然醒悟,“你的前程也关系到女儿蓉姐儿的前程”。

既然文不成,那就选择从军。为了女儿的前程,他化名白烨加入了赵宗全的军队,遇上了朝廷之乱,顾廷烨和赵策英仔细筹谋一番,决定趁乱投机,成就一番功业,这种机会可遇不可得,必须及时把握。

几年之间披荆斩棘,护赵宗全登上皇位,扶持皇上登基这一项功劳,便让他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朝堂新贵。

此时顾廷烨看到了顾家人的嘴脸,当他声名狼藉还是纨绔子弟的时候,人人对他避如蛇蝎,喊打喊杀,生怕他污了他们的眼;可一旦他飞黄腾达,这些人又是对他百般讨好,什么骨肉亲情之类的话张口即来,这也是顾廷烨想要的效果。

所以当媒人踏破门槛时,他没有因突如其来的荣誉而迷惑心智,相反他把名利都看得通透明白,没有把家族陷入朝堂纷争中。仕途上,顾廷烨机智敏感,善于体察人心。

此时,他选择了官位不高,自诩清流的盛家作为岳家,结为姻亲。一方面,他对盛明兰真心倾慕;另一方面,是这样的人家很合适像他这样的人。

婚姻事业美满,也算是上天对于顾廷烨最好的回报。

网上流传一句话:世界吻我以痛,我报之以歌,这是顾廷烨最好的人生写照。他的人生经历完全是一手烂牌华丽逆袭成为人生赢家的故事。

事实上人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人也不可能生而平等,有的人走了一生才走到罗马,而有的人一出生便在罗马。如果一味的抱怨或者感叹时运不济,则一生碌碌无为。

试想一下,如果顾廷烨当初在父亲死后,众叛亲离之后一蹶不振,或者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又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所以说,命运从来都不是生而注定的,而是靠自己的才能与心智一步步改变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