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丰富的时代,精神层面的需求更为迫切

在物质匮乏年代,我们与天斗与地斗,与反对我们的人斗,其乐无穷啊。可是,当物质生活满足了,不再那么匮乏,我们反而不那么快乐了。

上了点年纪的人,在他们还很年轻,甚至年少的时候,听老辈人最常憧憬的美好生活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讲这个故事的时候,电灯泡正在普及,很多地方已经能用上电了,虽然住不上楼房,一般人还用不上电话,但是,我们精神上已经非常满足,整日沉迷于幻想之中,干劲十足,那个时候,很多工作都是人挑肩扛,非常耗费体力,非常辛苦,工作完了,回家了倒头就睡。满满的满足感,成就感充盈着,似乎美好的时光越来越临近了。

记得我小的时候,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知青点,我们经常去那里玩,看到知青哥哥姐姐们经常在一起搞活动。打篮球,军训,在一起开晚会。他们也不排斥我们这些小孩。我们可以混在一起看热闹。那时候总觉得他们非常快活。也没有什么愁事。他们住大通铺,屋子取暖烧大铁炉子。条件之艰苦没得说。但他们的精神面貌非常好,苦中作乐的印象令人非常深刻。

而如今,那样生活场景不再有了,可我们为何不快乐了呢?

现在的孩子,从小到大,没有经历过衣不遮体,食不饱腹的艰难困苦。但他们有人还要走极端呢?据说,有一个13岁孩子,在学校与同学拌嘴,老师训斥了他一顿,母亲开车接他放学回家路上,也数落一顿,到了高架桥上他开车门就跳了下去。

过去,小的时候,有谁没有被父母鞭打过。曾经有一个照片疯传全网,一个敞开怀的小男孩,赤着脚丫子,拼命地跑,母亲在后面追,手里还拿着准备教训孩子的树条子。那个时候,小孩子被教训,被家长打是常事。可没有听说过有“想不开”的。

曾经发生过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件。一位北大新生,在考上北大入学第一天,就跳楼自杀了,临终对父母留言说:我这次已经替你们考上了北大,以后你们不要再来烦我了。

这些令人唏嘘不已的悲剧事件,为何频频出现?为何小小年纪就生无可恋?

他们没有吃过苦,没有受过肉体折磨。但为何还会想不开?

虽然,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层面却是匮乏的。孩子们被逼着“努力学习”,没有丝毫的放松自我。他们极度紧张,精神焦虑。更不会懂得,人生本来就是该吃苦的。

人生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做出的选择,他才会心甘情愿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物质丰富了,很多人精神世界却是极度混沌的

我们时常会发现,我们的家里被装修得富丽堂皇,可我们在这里待著,并不快乐。焦虑的心情会时常袭来。我们总是注重建设我们的家园,却忽略了内心之中,还有一个家园,它也需要建设,维护。精神世界看不到,摸不着,却能主宰人的意志。

我们为了生活更好一些,会拼命地工作,工作。其实,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已经过剩,有人形象地说,你的商品卖出去一件,另外一个地方,另一个人生产的商品就要被剩下了。

商品生产出来了,就不再由成本说了算,是市场说了算。市场决定了商品的价值。

总之,商品奇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精神层面的需求还在无限度增加。很多人不屑于看书,学习,没有对人生哲理起码的认知。这是不行的。也不符合时代潮流。也许,相比于物质生活,现如今,去除心灵田地的荒芜,更为迫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