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彩秋华姐妹情

      一篇《胜彩秋华姐妹情》让人感慨万分。本是平凡人的农家姐妹,因为志同道合,俩人共同走进了革命队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为党和人民贡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演绎出一个个多年流传激人奋发的传奇故事,也让姐妹亲情在血与火的浸染中愈加浓烈深厚。正如作家魏巍饱含深情对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发出赞颂的那样,她们是最可爱的人,值得我们去敬佩、去敬重!

        作者是家乡的文联主席,在文学、书法、戏曲、歌曲、朗诵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作为一个城市文学艺术界的领路人,尽管事务繁累,仍坚持笔耕不辍,不遗余力地热情呕歌和宣传这些让人感动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其心之热,其情之真,其意之切,有目共睹,亦如文中的主人公一样令人赞叹,让人敬佩!

        有幸读到此文,编辑整理后敬录于此,分享给大家,在此,谢谢您的阅读和转发。

                                    (题记)

                    胜彩秋华姐妹情

                            王彦博

"胜彩姐,我和老魏看您来了"。

      "哈哈,秋华妹子,快进屋,快进屋。魏巍兄弟,快请做,你们这是从哪来呀?"

        "今上午老巍去平山县参加活动,刚一结束,他就说不在那儿吃饭,抓紧往石家庄赶,来看望您"。

        "太谢谢你们了。铁军(刘胜彩儿子),你们快去买菜,中午我给你秋华姨、魏巍姨夫做面条吃。我知道,他俩最爱吃我擀的露点儿碱头的肉丝儿面儿"。

        这是1995年10月1日上午,著名作家魏巍携夫人刘秋华,到河北省委家属院西院,看望随儿子居住在石家庄,安平县农村妇女刘胜彩的一个场面。

 

      刘胜彩1914年生于安平县的报子营村,与作家魏巍的妻子刘秋华,是一个爷爷的堂叔伯姐妹。长刘秋华十一岁的年龄落差,隔不住姐妹同根的血脉亲情,与生俱来的坚毅向上,与守正勇为的基因根脉,却伴着红色安平的阡陌滋养,推使俩人共同跨入了革命行列,演绎为一个个多年流传激人奋发的传奇故事。

        "秀华妹子,我今年八十一岁,按文词说,叫耄耋之年,依戏词念,是桑榆暮景。人老了,就常常想起走过的路,也常常梦见往前的事。我觉得,咱们从年轻时就选择跟着共产党,走这条道正确得很哪。"

        "大姐姐说得的太对了。打从记事,父母就教育我说,胜彩这闺女有咱们刘家的好门风,十几岁就有为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不怕自己吃苦受累的志向。找婆家不图家底穷富,一心嫁给杨各庄村思想积极,1937年入党的张政民。唉,作为县抗联主任,政民姐夫是在1945年,带领近千名武装民兵解放晋县县城的战斗中牺牲的吧?”刘秋华说。

        "是啊,政民壮烈时,我才三十挂零儿,你外甥张铁军才出生两个多月,不少人劝我放下孩子前走,可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公婆养育了政民,我应该替政民挑起养育儿子孝敬公婆的家庭责任。前些年在梦里见到丈夫,我说,政民,你放心,我已替你把二老体面地送走了,咱们的儿子张铁军,现在也已成了省里的处级干部。"

 

      "大姐,你真是巾帼不让须眉",魏巍为刘胜彩续上热水,接着说道:"秋华多次对我说过,您在政民姐夫牺牲前就已入党,组织妇女为八路军做军鞋,送军粮,救助伤病员,多次获得支前模范。我有部小说写了一个叫"金丝"的人物,就是以你为原型创作的。铁军,你找出一九八七年我签名赠你的《东方》,打开第五章,给咱们念念"。

        站在一边的刘胜彩儿子张铁军,迅即从书橱中取出姨夫魏巍创作的长篇小说《东方》,读到:

      她是凤凰堡有名的才女,能织各色各样的花布,还能剪花、绣花、做各种花鞋、花帽……。

      她十八岁过门,丈夫郭云比她小四五岁,这使她很不如意。婆婆唯恐她走了,象亲闺女一样待她。过了几年,郭云大了,八路军也过来了,郭云当上了青抗先队长,她参加了妇女工作,两口子一齐入党,在一个屋子里入党宣誓。

        她动员郭云参加八路军,是凤凰堡第一名"送郎上战场"的女子。几年后,郭云残废复员回来,参加了地方工作,后来担任了县抗联会主任。不料在抗战胜利前夕,郭云在敌战区活动的时候被捕了,敌人使出了最残酷的手段,我们的这位年轻干部,就在一群日本狗的恶嗥里丧失生命。这消息,对任何亲人该是多么沉重,而这个一向被认为性格绵软的女子,在人面前,竞没洒过一滴眼泪,只是有一次,她趁婆婆孩子不在家,才俏俏钻到屋里,插起门来,整整哭了半天……。

        "魏巍兄弟,你写的这些都是真的。我猜你写书时,让这个人物叫金丝,她的家还是凤凰堡,一准琢磨着咱安平是丝网之乡,家家户户拔丝织网,二来咱安平的黄城村一带,原来就叫凤凰堡,哈哈,沾你的光,我入了书。我得感谢秋华妹子啊。我属虎,秋华属牛,别看秋华比我小不少,可她十六岁就入了党,比我早两年,还担任村里的妇救会指导员。是革命的缘份,让你们俩走到了一起,秋华不但几十年为党积极工作,还支持、帮助魏巍写出了那么多好书、好文章,就连咱安平许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振山因公去世,魏巍还亲自为他写功德碑文。这么多年了,你们两口子总是念着想着我,在安平老家时,你们断不了到杨各庄村里看望,这几年我跟着铁军在石家庄住,你们也常来转转,这就叫姐妹亲辈辈亲啊!"

        "娘,我也说几句",刘胜彩儿子张铁军接过母亲的话说:"我是学着魏巍姨夫《谁是最可爱的人》长大的,我觉得咱们两家的关系,既有血脉连,更有革命情。记得解放后我每次到报子营串亲,母亲都嘱咐要去秋华姨家看望她的母亲,我还知道秋华姨的父亲1942年被日本鬼子杀害。这么多年了,我去北京出差,姨和姨夫都在家里招待我。有一次我到保定了解基层民政工作,正在保定调研的姨夫知道了,立马赶到军分区招待所,问询我的母亲和全家。我二舅刘玉坷抗美援朝回国后,工作在天津警备区,姨夫也与他经常联系。我听安平老家人介绍,对于安平县,姨夫也都尽力帮助。比如为《安平县志》作序,为安平学校捐书,为安平作者润稿,为安平优秀共产党员题字等等,无论是咱们亲戚,还是安平人民,都感谢您们的真情啊……。

        "铁军啊,听你刚才这一席话,我看得出来,你跟老魏一样,能当作家",刘秋华在肯定张铁军记忆、口才的同时说道:"你的母亲可不是一般的农村家庭妇女,她的人生经历可以写成一本书,少年追求进步,青年时期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支前模范,建国后多年不脱产担任村、乡党的领导,一直到县革委副主任、省妇联执委、省政协委员。几十年的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荣誉证书一大撂。做为党代会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出席各级会议,就连现在还被省委家属院居委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这些荣誉既是奉献的付出,也是咱们家庭、家族的光荣。老魏,你给铁军当后盾,咱们帮他把胜彩姐的优秀事迹写成书,永久留在历史和人们的记忆中"。

        时近中午,张铁军拿出自家照像机,为母亲刘胜彩(中)、姨母刘秋华(右)、姨夫魏巍(左),留住了亲情永驻的美好瞬间。

      顺记:

      1998年9月8日,魏巍、刘秋华从抗日堡垒户中闻讯堂姐病重,立即赶往石家庄,看望弥留之际的刘胜彩。

        2008年8月,魏巍在北京去世,刘胜彩儿子张铁军立即赴京凭吊,并看望姨母刘秋华。

        2021年10月,刘胜彩儿子张铁军新著《坚强的女性一一刘胜彩》,由花山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