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中國古代的銅鏡(中)

三、鑑[jiàn]、鏡與陽燧[suì]

1、鑑與鏡

古人以水盆盛水照容,這種水盆稱爲鑑。

“鑑”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字形就是一個人低頭看水盆,在以水照容。

青銅器中的銅鑑是敞口深腹的大水盆,一物多用,除了盛水照容還可以冰酒、洗浴等。

“鏡”字則出現較晚,《說文》中說:“鏡:影也”,鏡就是照影的工具。漢代後鏡、鑑兩字混用。唐太宗李世民說:“以銅爲鑑,可以正衣冠。”這裏的“鑑”,就是銅鏡。

鑑字可引申爲審視、警戒之意,大量成語與此有關,如以人爲鑑,前車之鑑。

人類最早看到自己的容貌,是以水照容的,自我意識從此覺醒,後發展出銅鏡,早期銅鏡工藝差,照容功能不能徹底取代靜水,有一段並用的時期,周代工藝進步,磨好的銅鏡光可鑑人,逐漸取代了以水照容。

2、陽燧[suì]

西周開始,考古中發現了一類凹[āo]面銅器,大小與銅鏡相似,有人稱之爲“凹[āo]面鏡”,應該叫陽燧[suì],與銅鏡不是一類物品。

考古中有多面陽燧出土,例如陝西扶風出土的西周的陽燧。

《周禮 · 秋官》上說 : “ 以夫遂 (燧[suì] )取明火於日,以鑑取明水於月 , 以供祭祀……”

《古今注》說 :“ 陽燧以銅爲之,形如鏡,向日則火生 , 以艾承之則得火也 。”

這些典籍裏說:用打磨光亮的凹[āo]面銅鏡,在日光下聚焦到艾絨上,從太陽取來聖潔之火,而供祭祀之用 。

浙江紹興出土有戰國早期的陽燧。

一面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的漢代陽燧外圈銘文:“五月五,丙午,火燧可取天火,除不詳。”內圈銘文:“宜子孫,君子宜之,長樂未央”,說明漢代仍有用陽燧來生火的取火方式。

 陽燧是利用太陽能取火的生活用具,雖然只是一面小小的凹面鏡,其中蘊含着古人對大自然的認識,說明我國古代在西周時就認識了光的傳播、能量轉換、焦距和焦點等科學原理,是科技史上傑出的成就。

四、工藝之謎

青銅是一種合金,主要由銅、錫、鉛構成。《周禮》約成書於東周,其中《考工記》記載了我國古代銅器的金屬配方。

“金有六齊[ jì ]: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 jì ];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參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之齊;金錫半,謂之鑑燧[suì]之齊[ jì ]。”

從配方里首先可以看出,鑑和燧(陽燧)是兩種不同的器物。其次,做鑑和燧用的錫含量最高。

對古代銅鏡實物的檢測也證實了這一點,一項研究中測量六面歷代銅鏡,其中錫的平均含量高達25%,銅71%,鉛4%。

而銅鏡的表面含錫量更高,達到66%,學者推測戰國到唐時,銅鏡的工藝分四步:鑄造-熱處理-刮磨-開光。

“開光”即“開鏡”“磨鏡”,剛鑄好的銅鏡照影不清晰,需要開光,實際就是在表面鍍錫,所以鏡面的錫含量更高。開光要使用磨鏡藥——錫汞齊[ jì ],即“以水銀雜錫末”,塗在鏡面,加熱使汞蒸發,再用白氈打光,就纖毫可見了。

但近年也有實驗表明,銅鏡中錫含量較高時,鏡面呈銀白色,直接研磨平整就可以很好的照容,不需要使用錫汞齊[ jì ]處理,如果使用,反而因爲汞在銅鏡中的擴散,銅鏡很快發黑發暗,不能照容。戰國到唐代的銅鏡工藝,目前還是未解之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