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討厭的一成不變的演技

文/高  旗

        在當今的文藝娛樂圈裏,活躍着成千上萬的影視明星,除了近些年湧現出一些二三十歲的新秀之外,還有衆多的五六十歲的藝坮老將。

        在這裏,對於那些早已過了退休年齡,如今仍在影視裏及舞臺上露臉的“常青樹”們,筆者除了對他們表示佩服之外,還要談談對他(她)們表演技藝上的一點個人看法。

        關於對某些文藝作品褒貶評判,觀衆似乎普遍有這樣的共識:好的故事和人物形象,是打動人和感染人的關鍵因素。

        作品中的人物,能給觀衆有印象有感覺的,就是全靠演員的演技,即演員的外形特點和表演才藝。

        記得在三十年前後,有多名從事曲藝專業的男女演員(當時應稱之爲青年演員)脫穎而出。只因他(她)們在春晚小品等節目中,用自己的特色表演,給廣大觀衆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後,這些演員們,隨着影視市場的迅猛發展,他(她)們竟然出現在一些影視作品裏,有的擔綱主演,有的跑“大龍套”。幾經折騰,大多數都基本上成名立萬了……

        一晃,三十多年過去。當年的那些紅極一時的“小品王”、“幽默女王”及“喜劇大師”們,全都已老矣,這撥人無可奈何地奔向花甲之年。

        現如今,他(她)們大多數仍舊在露臉,不是在影視劇裏來客串老年人角色,就是在電視節目中做點評嘉賓。

        然而,這些當年的“笑星”們,給觀衆們的感受是:除了他(她)們的面容多了滄桑之外,其演技仍是一成不變。說的直白一點兒,依舊是當年的“老樣子”!

        歷數這些“大腕”們的作品,我個人覺得:自他們“出名”到至今,他們的演技全是一個樣,其表演和塑造的角色,基本上是“本色出演”。從語言對白和肢體動作,還是當年的“味道”,沒有一絲一毫的變化和創新。真的是應了“出窖的磚——定型了”這句民間俗語。

        例如,這些當年的“星兒”們,如今呈現在觀衆面前的表演風格及說話(念臺詞)的腔調,還是當年的那“架勢”。有的仍舊“哭嘰賴尿”或“鬼哭狼嚎”;有的仍舊“前躥後跳”或“蹦蹦噠噠”;有的仍舊方言口音不改,“咋啦咋啦”或“嘚吧嘚吧”的……實在是沒有一丁點兒的變化!

        都說學無止境,從事文藝表演藝術的人員,更應該是不斷的學習、更新和進步的。一句話,你們的藝術理念和思想素質,不但要與時俱進,自身的藝術造詣也需要不斷的提升。

        可是,令人遺憾的是,我本人卻沒看出來,這些演員有什麼進步。難道真應了“江山易改秉性難移”這句古語了嗎?!難道是你們功成名就,就不思進取了?!難道是你們撈足了銀子,就坐享其成了嗎?!

        至於別的觀衆有什麼感受,咱不得而知。反正我現在,已經非常討厭你們那副千篇一律的、“從小到老的本色表演”的嘴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